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暴发户的前妻重生了[年代]第89节(1 / 2)





  “西山给的钱。”阎肇说。

  陈美兰断然一句:“不可能,阎西山的钱都在圆圆的公账上,他哪来的钱,是你部队上发的奖金,对不对?”

  阎肇又重复了一句:“钱是西山给的。”

  陈德功接了一句:“阎肇就是太谦虚。”

  周巧芳都说:“西山那种小气鬼,离婚的时候都一分不给美兰钱的,现在会给她钱?省省吧!”

  全家谁愿意相信,整整一万五千块,就阎西山那种吝啬鬼,会给圆圆?

  所以就连陈美兰,也自发的认为,钱就是阎肇的奖金!

  阎肇往家里填东西是天经地义,愿意给圆圆买钢琴,这个继父做的很合格了。

  圆圆是该有架钢琴了,可陈美兰这半年空赚了个吆喝,不但手头没钱,工地上损失了那么多东西,还得全部花钱买。

  “买琴也行,以后我赚了钱,还你。”她笑着,趁几个孩子不注意,轻轻于阎肇耳畔喊了声:“谢谢你,三哥。”

  刷的一下,阎肇的耳朵不止红了,而且跟兔子似的,要竖起来了。

  几个孩子都在,他刷的就转身出门了。

  陈美兰突然就有点吃醋了,喊一声三哥这男人很受用啊。

  哪来的毛病。

  要别的女人也喊一声,他岂不是也要对着别的女人红耳朵?

  且不说这个,先说钢琴。

  一架钢琴现在可不好买,而且商场里没有卖的,要问哪儿能买到钢琴,还得是找秦玉。

  秦玉停薪留职,跑了一段时间的工程。

  工程要背景,还要能力,她一普通人哪能跑得下来,所以跑了一段时间后也偃旗息鼓,最近赋闲在家,闲得发慌,正准备招几个孩子办个音乐学校。

  看能不能赚点钱。

  要不然,阎大伟一个人的工资养家,最近语气越来越不好,不做饭不洗碗在家当大爷,秦玉快受不了了。

  听陈美兰说要给圆圆买钢琴,因为听说她接了东方集团的活,估计她是赚了大钱了才能买得起钢琴的,心里羡慕,但这事儿她也羡慕不来,毕竟美兰有的关系她没有。

  “要买一手的新钢琴可不容易,得到首都去订,估计半年都拿不到货,不过我认识一个剧团的老钢琴家,最近正准备出手一架老钢琴,他弹了十年的施特劳斯,买不到的好琴,要不你们等会儿,我打个电话问问。”秦玉说。

  阎肇反问陈美兰:“要不买架新的?”

  一架新钢琴,就现在也要一万多块,要是老钢琴,应该能便宜点。

  陈美兰工地上的绳子,竹架板和钢管全被人损坏了,得换新的。

  阎肇有一万五,省点钱,她的工地才能重新开张。

  “秦玉,你问问那位老钢琴家吧,他的琴我们买。”陈美兰说。

  那位老钢琴家,就是秦玉的老师,据说那架施特劳斯,是从解散的省文工团退下来的,好琴,秦玉现在给现实打击得特别谦卑,想搞音乐学校,就想继续教圆圆,当然把圆圆夸得特别好,说她是自己最骄傲的学生,弹琴的天赋比宁宁还高。

  弹钢琴的嘛,老艺术家,更多的不是想卖琴,而是想把好琴留给好孩子。

  就在电话里,还真的一谈就成,一架施特劳斯,对方只要了3000块。

  据说当初那琴是78年买的,2万块钱买来的,属于省文工团直属采购。

  而且套它的钢琴家保养得好,那琴现在还是九成新的样子。

  既然谈妥了,小旺,小狼和圆圆几个又那么喜欢钢琴。

  正月十五这天,阎肇喊了阎斌帮忙,就去老钢琴家家里抬钢琴了。

  三千块钱的施特劳斯,纯白色烤漆,纯白色琴凳,上面还各自罩着红色的细绒面琴罩。

  现在这年头,不说城里,农村有几个人见过钢琴。

  因为那位琴师家距离盐关村只有两公里,琴是阎斌和阎肇俩人抬回来的,一路上惹得好多人侧目,想知道那正红色的细绒布下,罩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把琴罩揭开的一刹那,陈美兰都哇的一声。

  钢琴漂亮的,就像一只白天鹅一样。

  还有点麻烦,它太大,进不了家门,最后是叫了村里好几个人,从墙上吊进家门,又卸了窗户,才能抬进圆圆卧室的。

  琴一搬回家,就放在圆圆的卧室,秦玉亲自来替圆圆调律。

  看圆圆坐在琴凳上,迫不及待的等着,秦玉伸手揪了揪小丫头的耳朵:“这琴其实我一直眼馋,想买的,可惜我手头没钱,便宜你了。”悄悄的,她又说:“圆圆,以后我开个音乐学校,你以后还跟我学琴,好不好?”

  “你要开音乐学校,可以啊。”小旺凑头过来,拍着自己的小钱包问:“阿姨,你缺多少钱,我把我的钱投给你,以后你的音乐学校赚了钱,咱俩平分,好不好?”

  秦玉一笑,问小旺:“你有多少钱?”

  小旺从圆圆给自己勾的毛线钱夹里一掏,直接掏了一沓十元出来,这至少有200块。

  秦玉定晴望着小旺,说不出话来了。

  陈美兰这家人太会赚钱了,不止陈美兰会赚,阎小旺简直就是个小人精。

  另一边卧室里,阎肇站在窗子旁,正在看对面房间里的圆圆,她坐在钢琴旁,正在秦玉的指挥下调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