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6章 拜师了(2 / 2)


这丫头到底怎么回事?难道不知道内外有别么?

谢三不是挺精明的一个人么?怎么有这么一个不知防备的小媳妇?

可是,看着董香香那双赤诚的眼睛,白师傅到底是把那些牢骚都埋进了肚里。

他垂着眼睛,看着董香香问道:“你当真要拜我为师么?这事谢三知道么?不如,你回去再找他商量商量,把想法都告诉他。倘若他也同意了,你也考虑清楚了。我收你入门倒也无妨。

只是每一家有每一家的规矩。我不管你是不是家传绝学,又或者被别的名师指导过,你一旦入了我们白家的门,以后需得按照我们的规矩行事。

你需得行大礼,正式拜我为师。而且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店铺经营自然随你,只是厨房里的事,你都要听我的。”

这些条件虽然听起来很苛刻,可董香香却一一应了下来。

回去之后,她自然把这些事都跟谢三细细说了。谢三听她说得有理,自然也都答应了。

第二天,谢三亲自带了礼物,来找白师傅谈董香香拜师的事。两人相处得不错,很快就说定了。

只是,这事到底需要跟董香香的母亲商量。于是,董香香又给马叔打了个电话过去。

马叔此时也正发愁呢,就对董香香说,“只是对你好的事情,你妈都没意见。不过,你拜师当日,你妈大概是去不了。”

董香香听了这话,不免有些担心。连忙问道:“马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不成我妈病了,还是厂里又出什么事了?”

马叔在电话那头,老脸一红,过了一会儿,才有点尴尬地说道:“那倒都没有,你妈没病,厂子也很好。只不过到了来年,你妈大概就要给你添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了。

你妈年纪也不下了,头两个月坐胎不稳,医生不让她远行,何况是坐两三个小时的车进城去。所以,我说这事智能你们办了。”

“啊?这可是件大喜事。恭喜您了,马叔。您最近可要好好照顾我妈。”董香香忍不住笑着说道。马叔在电话那边笑道:“那是自然,我会好好照顾你妈的,你就放心吧。原本,你妈还想抽空进城照顾你呢,后来查出她也有了,就没去成。她面皮薄,有点不好意思,又怕冲撞了,也就没对你说。这不是

刚好你打来电话,我就跟你说了吧!”

董香香连忙说道:“我明白的,等我这边孩子生下来,再去照顾我妈。”

马叔笑道:“你有这番心意就好。对了,你也好好照顾自己,千万别受什么委屈。医生说,还是要保持好心情。”

董香香也笑道:“这些我都晓得。”

两人又聊了聊家常,这才挂了电话。挂了电话之后,她心中暗自高兴了很久。

母亲不禁嫁了马叔,还要有孩子了。不得不说,上辈子很多让人遗憾的事都改变了。她和母亲都找到了各自的幸福。

晚上,董香香就跟谢三谈起了这事。

“三哥,你说到时候我妈生了孩子就是我弟弟,那孩子比咱们家孩子还小几个月呢,咱们家孩子却要叫他舅舅,想想都有点不可思议。”

谢三一边帮她按腿一边理所当然地说道:“这不是很自然地一件事么?总不能乱了称呼吧?那些个大家族里,还有老人管小孩叫叔叔,叔公得呢。”

董香香听了他这话,就忍不住笑了起来。“我这不是觉得咱们家孩子吃亏么?”

说着就忍不住抬了抬腿,抱怨道:“好痒。”

谢三被她不小心踢了一脚,倒也不生气,只是拍了拍她的腿叫她不要乱动。

“不给你揉开了,晚上你又抽筋了怎么办?痒痒你也先忍着吧。你不是很能忍么?抽筋疼醒了,也不知道叫我一声。”谢三不高兴地说。

董香香就说:“你不是已经买了牛奶给我喝了。喝了牛奶抽筋也就会好了。”

谢三却说:“那也得揉开了。”

两人又闹了一会儿,才躺在一起睡了。

董香香还不忘把谢三的大手放在她肚子上,两人睡熟了之后。一侧身,就成了谢三抱着董香香和孩子们一起睡了。

九月里的天气虽然还有些热,一家人却睡了很香甜。

……

由于许母不能亲自过来,所以拜师的事干脆就由谢三做主了。

由于白师傅也是老派人,谢三也足够尊重她,这事办得十分正式得体。事后,谢三还请了亲友过来吃饭。常薇薇也曾想过拜白师傅为师,只是她到底年轻,心性也不定,现在又把心思放在学习上面。她自然也知道白师傅大概不太可能收下她。只是细想想,她给董姐当徒弟似乎也不错了。所以,常薇薇也挺为

董香香高兴的。

除此之外,拜师当天,最开心的要算白师母了。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她这个师母也算董香香的半个母亲了。她本来就很喜欢董香香,这也算是得尝所愿了。

自此,她更是以母亲的方式待董香香了。董香香自然也很珍惜她这份情谊。后来越发拿师母当做母亲看了。

白师傅自然也愿意她们相处得好。只是,自从拜师之后,他就待董香香严格了不少。

要不是看在她肚子里的孩子的份上,估计这会儿已经开始上辈子那种魔鬼式教育了。

董香香想到这里,就忍不住心生感叹。

到头来,有些不好的事情变好了。可是,有些事情并没有改变。比如,师傅的教徒方式。

只是,就算在接受一次严厉教育,董香香也是打心里愿意的。只为成全这份师徒情谊。

……

事实上,从1979年开始,国家就允许向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的个体劳动者发放营业执照了。董香香这家小糕点铺子,自然也很顺利地拿到了营业执照。

为了这事,他们还特意花了1000块钱,添置了一台冰箱。也不知道是不是有王恒帮忙,他们的执照下来得还算顺利。

到了1980年10月的时候,京城第一家餐馆正式开业,作为先进事迹模范人物进行了报道。

有的记者一查,竟发现早在1979年底的时候,就有一家小糕点铺子也申请了营业执照。

记者顺藤摸瓜找到了狗尾巴胡同。就发现那家八珍斋的铺子看上去虽小。排队卖饼的人却一路排到了街面上。

这生意也太红火了些。他们家的饼真有那么好吃么?

中年记者连忙跑过去,准备进行采访。却被那些排队的大爷大妈喝止了。

“八珍斋有八珍斋的规矩,你想吃点心,就早点来排队。”

“这样插队加三怎么能行呀?前面的人7点就来排队了。”

记者被骂得脸都红了,只得解释说他是记者,特意来采访八珍斋的店主的。

那些排队的人这才点头道。“原来是记者呀?这八珍斋还真是挺值得报道的。”遂又给他指了条道出来:“前面那个大肚子的小媳妇就是董香香。八珍斋就是她靠着卖糕饼开起来的。她的手艺好得很,只不过怀孕后就不做点心了。对了,近来,她还拜了一位很厉害的大师傅。现在大家

都是来买白师傅做得点心的。”

记者顺着方向往那边一看,就见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小媳妇,正笑容满面地跟大妈们聊天呢。那小媳妇年岁不大,可说得都是些家常里短的话题。她却很自然地能跟大家聊了下去。

中年记者连忙走上前去,开口问道:“请问你是董香香么?”

董香香看了他一眼,点头道:“是呀,我就是董香香,请问您有什么事么?”她没说话的时候,嘴角就带着一抹笑意。说起话来,就跟透着一股和气了。

中年记者又说道:“是这样的,我是华成报的记者,想采访你一下。”

董香香听说他是记者,整个人都懵了。

“我就是一个嫁进城里的乡下人,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跟邻里相处得都不错。这有什么可采访的?”董香香满脸疑惑地问。

那记者就笑着说道:“你误会了,我不是采访那些,我是来采访你这个京城第一家私营糕点店店主的。”

董香香听了这话,半天才想过味来。

“我这八珍斋原来是京城第一家私营糕点铺呀?”

仔细想想,1978年改革开放,1979年开始发放私营营业执照。搞不好她这糕点铺子还真是抢占了先机。只不过母亲的瓜子厂比她还早些,所以董香香一时间就没想到那么多。“可不是么?你就是第一家私营糕点铺子,所以我特意来采访你的。”记者看她这样,也忍不住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