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百八十二章:吸引本科生(2 / 2)


“你家那儿车进不去呀!当然是骑车来我家和我一起去接邱老师和张春梅。”

萧蔷道:“我也骑车来你家一起出发!”

“萧蔷,你就用不着骑自行车了,这才几步路?街上人多,你走路来不行啊?”

“你为什么总是不愿意我骑自行车啊?”

“你骑车太不稳了,尽量别骑!”

“我车骑得不好就得因为骑得少!”

见黄瀚开始瞪眼睛,萧蔷立刻装乖乖女,话锋一转,道:

“我晓得你一直都是最关心我,怕我出车祸。我听你的,明天走着去你家。”

见萧蔷说得肉麻,最少七八个小美女吐舌头、做鬼脸、做恶心状。

萧蔷不以为意,依旧乐滋滋瞧着黄瀚,她很享受这一刻,不遭人妒是庸才么。

“王慧玲,我出发时打……”原本黄瀚准备说打电话给王慧玲,忽然间想起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好像就她家没装电话。

“我明天早早的骑车来你家,和你和陆瑶一起出发好不好?”善解人意的王慧玲小声道。

“嗯!就这样说定了。”

第二天早上,黄瀚、黄颦、黄馨跑完步回到家洗澡后和父母一起吃早饭。

“哥哥,你为什么不带我去太州啊?”

“天太热了,我们是去谈事情,又不是去玩儿,你跟着肯定会觉得烦!”

黄馨道:“打开空调舒舒服服在家里弹钢琴不好吗?太州有什么好玩的?泰山公园比咱们的大观园差多了。”

黄道舟宠小丫头,笑道:“你什么时候想去太州玩,我立刻可以开车带你去啊!”

“全力企业”又添置了十几辆车,除了五吨卡车、两吨双排座还有两辆北京吉普。

那是因为空调安装的活儿太多,到场维修的任务也不少,没有汽车,靠乘坐公共汽车,哪有可能做得到省内二十四小时上门服务?

这还是因为空调暂时没有进入千家万户,而是给单位安装,基本上属于一家单位团购几十台,售后服务的地点不分散。

否则,增加双倍汽车和维修工都不够。

黄瀚要用车,当然是挑最新的吉普车。

小颦道:“爸爸,我其实没想着去,就是随便问问。”

“姐姐,暑假你准备怎么安排?”

“最后一年了,当然全力以赴,我和李梅、王丽华、杜佳七八个女同学约好了,开学前每天来我家做习题。”

“嗯!你这样做很对,应付高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量做题,做得想吐也要坚持。”

“你放心吧,只剩下一年了,咬咬牙就挺过去了。”

张芳芬道:“学习哪有挑河苦,我年轻那会儿挑新通扬河,一次一百天,轮到了两次,夜里就睡在茅草棚里,肚子里没油水饿啊,又有蚊子、虫子咬,那日子啊!……”

黄瀚接上道:“苦不堪言,学习的这一点点苦算什么?姐姐,你要向我们家的好榜样张芳芬同志学习!”

小丫头乐了,唱道:“学习妈妈好榜样,立场坚定斗志强,爱憎分明不忘本……”

“去去去,我们说正事呢!”

黄馨正色道:“妈妈,我不怕苦,也没觉得苦。现在家里条件这么好,我的心情好着呢!肯定能够考上名牌大学为咱们家锦上添花!”

黄道舟笑道:“怎么用锦上添花这个词?你们的学习成绩千金不换!你考上名牌大学应该是为家里吐气扬眉了!”

“对对,挺胸膛,笑扬眉,光荣属于我们三兄妹!”黄瀚用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的调子唱道。

“哈哈……”一家五口都乐不可支。

“妈妈,你最近学得好不好?工作还顺心吗?”黄瀚关心道。

“呵呵,我这学期又是优秀学员,年底肯定是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能不顺心吗?”

“你们党校放不放暑假?”

“放,只不过因为课程紧只放两个星期!”

“课程紧?妈妈,你还有多长时间可以毕业呀!”

张芳芬骄傲道:“黄馨考上名牌大学的日子,也是我光荣毕业的时候,肯定拿得到中专文凭!”

黄瀚鼓掌道:“妈妈伟大,妈妈光荣,妈妈正确!”

“唉!这日子太好过了,我这段时间真的做梦都在笑。”

黄道舟笑道:“嗯啊!我也是处处顺心,你们不知道啊!我们的“全力空调”已经供不应求,冬天压的库存,五月底就卖光了。

现在的订单已经排到年底,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九月份前能够拿下的订单恐怕要排到明年六月份。”

“不管多忙都不能放松质量,要特别关注安装、维修人员的服务态度,你最好经常开车去现场看看。”

“嗯!大部分是接本省的活儿,我经常开车去突击检查,目前没有发现大问题,客户的反馈也蛮好的!”

“爸爸,你们技术科仿制电空调的事儿咋样了?”

“技术科增加了二十几个大学生、大专生、中专生就是不一样,年轻人的闯劲、干劲截然不同。

现在已经做成了八十几台样机,都是采用的德国、日本的压缩机,压缩机没问题我们的空调就没问题。”

“全力企业”不足以吸引大学生,黄道舟听从黄瀚的建议,去高校吸引人才时给予承诺。

本科毕业生来三水县工作都能纳入县政府编制,实际在“全力企业”工作,除了工资、奖金,额外给人才优待费一百块一个月。

这样操作就有吸引力了,因为大学生算算账,一出校门就能够拿到手双倍收入,还是县政府的干部编制。

这不是吹牛逼,八六年的本科毕业生全部是国家分配工作理论上都是国家干部。

但是工资不是统一标准,大概在六十几到七十多。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补贴、福利,也就是一百块钱上下。

“全力企业”直接加发一百块,有贡献的技术员还有高额的“技术革新奖”,起步就是三百块,并且根据他们所研发产品经济效益的体现上不封顶。

这帮年轻本科生来到“全力企业”主攻空调研发,他们学的就是制冷、制造专业,拆开现成的产品依葫芦画瓢哪有可能玩不转?

每实现一个零部件国产化至少拿到手三百块的奖金,人人都乐此不疲,自己搞不明白怎么办?请教老师啊!

年轻人不怕山高路远,他们雄心勃勃,已经在研发压缩机和控制面板,他们还联系学校的教授参与其中。

有擅长制冷压缩机技术的学长,他们也会去联络,能够游说人家跳槽最好,做不到也不要紧,出钱请他们来“全力企业”现场指导。

(请书友们别忘了投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