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百五十五章:集中社会资本(2 / 2)


黄瀚知道投什么包赚不赔,又认为三水城区的人口暴增,再不增加住房供应会影响发展。

所以提倡众筹资金率先搞出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大家出钱,大家赚钱而且是国家赚大头,何乐不为?

钱国栋道:“黄瀚都说了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我们还担心什么?

我同意向黄总借五万块用于投资!我还要把家里能够凑出来的钱都算上。”

秦昆仑这时想起来去银行贷款三万块投资“事竟成饭店”的往事,心里已经认定,黄瀚这回又是准备搞有财大加发。

可是这样做行吗?他虽然心里同意了,但是决定不表态,这种事最好由常委们共同决议!

马县长有可能真的没钱,还在纠结万一亏了怎么办,问道:“投资就是做生意,没有包赚不赔的,万一亏了咋办呢?”

“我能够保证亏不了。”

“保证又不能当饭吃!”

“你投资的钱是跟我爸爸借的,我现在就替他表态,投资亏本了,我们家的利息不要了,亏了本金,也算我家倒霉,用不着你还钱,你还有顾虑吗?”

“这哪儿成?”马县长脸红了。

“那你觉得怎么给你下保证才成?”

“我那里好意思这么占便宜?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啊!”马县长流汗了。

黄道舟知道马县长是个实在人,开口道:“老马,别想太多。你是从基层干上来的,应该亲眼所见。

我们县自从全面改革开放以来,简直是一年一个样,这几年的投资有亏本的吗?”

张芳芬见老公表态了,当然不能一言不发,她笑道:“我家道舟赚的稿费属于意外之财,根本用不着担心入股亏掉。

只要能够带动县里的发展,就值!”

宋解放竖起大拇指夸赞到:“张董事长大气!怪不得黄瀚这么有底气。

我看好改革开放后更加的发展,认为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改善住房条件,参股做房地产开发,靠谱!”

陈义华道:“我认为砌房子卖有帐可查,这买卖肯定亏不了。况且这几年你们见过黄瀚支持的投资亏本过吗?”

“嗯!这是事实。只不过我从来没有借过人家的钱,心里不得劲,觉得臊得慌。”

钱国栋道:“老马,别婆婆妈妈了,黄瀚能够保证包赚不赔。

我也跟你明说,我同样认为包赚不赔,保不准五年后,你的五万块会变成十几万甚至于更多!”

“赚这么多钱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别忘了是政府控股,政府是大股东,我们的投资翻倍了,政府的资本以一样的翻倍啊!”

“你这样说,我心安了不少!”

黄瀚道:“我建议干脆让马县长更加心安理得吧!”

宋解放道:“别卖关子,直说!”

“由马县长牵头给将要算成房地产开发公司资产的旧房子和地皮估值,与此同时发出募股倡议,不搞摊派,全凭自觉自愿。

截止时间一个月时间,届时张榜公布国资、集体资产的估算方法和资产价值,争取把这一次股份制公司的成立流程做出标杆,成为县党校的讲课内容。”

秦昆仑道:“对!没有人占国家的便宜,参股都是拿现钱,公之于众后再广泛宣传,欢迎群众监督!”

宋解放表态道:“我完全同意!脚真不怕鞋歪,我们经得起群众监督。”

见包括宋解放在内的县领导全部入彀,黄瀚心里暗笑。

在座的除了宋解放,其余人都超过四十岁,黄道舟年纪最大已经五十五了,但是都没两世为人的黄瀚心里年龄大。

是不是占了国家的便宜?这真的没法定论。

比如说拆二代,如果不是国家发展起来了,他们家的地皮和房子有可能价值几千万上亿?

他们什么都没干,天上就掉馅儿饼了,这是不是占了国家的便宜呢?

县里主要领导推动房地产开发,并且入股了开发公司。

公司在日常经营中肯定能够得到优待,能够优先得到资源,这是不是在占国家便宜呢?

一句话,别太较真,不要拘泥于形式,只要结果好就行。

不搞歪门邪道,不欺压拆迁户,按章守法搞房地产开发,一样的能够挣大钱。

黄瀚亲眼看到了三水县的拆迁,正经八百开始的时间其实是九十年代初,那时的拆迁工作好做,基本上没有钉子户。

后来就越来越不行了!

为什么?失去了公平原则导致老实人吃大亏。

再后来,特别是二零一五年过后,拆迁工作又开始好做了。

为什么?公平原则又回来了,钉子户人人喊打。

三水城还出台的了新规定,所有的拆迁补偿金额进行公示,审计局负责第三方监督。

主动搬迁拆迁户的给予奖金,钉子户比例低于百分之十五,执行强制手段。

黄瀚推动三水县第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成立,肯定会负起责任。

一开始就坚定不移执行公平原则,取信于民,拆迁标准基本上执行拆一还一。

不能容忍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行为!

公平原则是底线,谁也不能触碰,拆迁补偿标准必须订死,万万不能谁闹就给谁加钱。

百分之八十五的拆迁户同意拆迁,并且签订补偿协议后,都能得到奖金。

剩下的少数人就用不着跟他们客气,奖金不给了,强拆,不怕谁不服,不担心谁越级上访,防范寻死买活的极个别行为即可。

心中有正气,做事自然有底气。

正气、底气何来?唯有真正的做到了一手托两家,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

做到这些难吗?

真的不难!

九十年代初刚开始拆迁时基本上做到了,两千一五年后又基本上做到了,就足以说明问题。

人民群众绝大多数是支持国家、支持地方发展的,保证做到拆一还一,尽可能满足原地回迁或者同样地段优先选房,工作就不存在难度。

为什么是尽可能?

因为有些拆迁地块并不是用来盖住宅楼,没办法回迁。

黄瀚的构思是率先进行拆迁,进行房地产开发,把所有的流程规范起来,成为样板!

以后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层出不穷,但是因为带头大哥的行为可圈可点,后来者肯定依葫芦画瓢。

黄瀚的目标是,让群众诟病最多的拆迁,变成皆大欢喜你好我也好的惠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