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相谈(1 / 2)


成武六年十月,枢密使李承乾,枢密副使赵石,张承,兵部尚书成峦,兵部侍郎赵布宗,陆续尚书请罪。?.

不过,言及于河南战事,这些朝中重臣语多不同,但大致意思却是差不多,备述河南战事致败之因果,多有为河洛将士开脱之意。

这几位重臣一旦上书,其实也就表明了枢密院和兵部的态度,若是看过他们的奏章,便都会明白,他们已经大略达成了一致。

河南战事种种,罪责是有的,也可以担下来,但此战有这样一个结果,却非战之罪,开战之机未曾细究罢了。

换句话说,就是河南战事开战的时机没有找对,致使战事受挫罢了。

这样一来,前方将士之罪责,也就轻了不少,意味也就更加明显,反对中书加罪于大将军张培贤,并欲借此调其回京之议。

但既然几位重臣都承认,开战时机不对,也就是说,将河南战事的责任在往自己身上揽。。。。。。。

看上去有些软弱,也给了旁人攻讦的借口。

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在宫内乾元殿廷议当中,几位重臣表现的极为强硬,和中书的几位大人吵的脸红脖子粗,枢密使李承乾更是直接指斥户部尚书李吉等人结党生事,欲皆河南战事而起朝争,以谋权位诸事。

这样的指责,又是出自枢密使的口中,实在非同小可,同时也表明,重臣们撕破了脸皮。要斗上一斗了。

户部尚书李吉以及中书的几位大人也毛了。立时便开始反唇相讥。

在其他诸人心惊肉跳之间。同门下平章事李圃以及枢密副使赵石却是面色凝重,不发一言。

这样的事情在廷议时也很少发生,朝堂重臣们之间一旦爆发出这样激烈的碰撞,只能说是积怨已深,无法调和了。

不管是政见不同,还是其他什么,到了这个地步,相互参劾已然不可避免。到底会有怎样的结局,也很难预料。

皇帝陛下眼见臣下相互指责,纷扰不休,自然大怒,当即便罚了几位重臣半年的俸禄,并让他们回家闭门思过三日。

而廷议中的争吵指责,很快便会延及外朝,看上去,很快御史台便能热闹起来才对。

但这样的事情并未发生,在随后的中书众臣议事上。同门下平章事李圃少见的怒斥户部尚书李吉等人怠慢国事,不知收敛。擅起朝争,视军国大事如同儿戏云云。

当然,说的话不会如此犀利,但隐含的意思却十分明白,户部尚书李吉正满心懊恼,琢磨着之后该如何回击那班武夫,让其知晓厉害。

却是先劈头盖脸迎来了堂兄的训责,还是当着中书重臣们的面儿,恼羞成怒之下,拂袖而去。

户部尚书李吉感觉自己堂兄过于迁就那些武人,才使武臣在朝堂上越来越是嚣张跋扈,视中书如无物。

但实际上,李圃看的比他要清楚的多,也十分后悔再次放任李吉行事,这个堂弟看似精明,实际上不堪大用,这样的心思在他这里已经存了好久,只是念及兄弟之情,才屡屡扶助罢了。

而今,却再不能容其乱来了。

李吉去亲近皇长子,这一步走的实在凶险无比,储位之争,接着便是皇位的争夺,这样的泥潭,长安李氏向来敬而远之,所以才能平安至今。

事实上也证明,李吉这一步极其愚蠢,本来皇长子十拿九稳的储君之位,顿时易主,这是大将军赵柱国几句言语就能决定的了的吗?那定然是皇帝陛下的心意。。。。。。。而是不是还有借此警示长安李氏的意味在里面呢?

本来,以为李吉吃了这么大一个亏,会有所收敛,但在河南战事之上,李吉再起风波,将长安李氏置于不测之地,更激起了枢密院,兵部的激烈对抗,这实乃不智之举。

乱世用武,武人势彰,乃时事而然罢了,逆势而行,非大毅力,大智慧不可,李吉有这样的毅力智慧吗?不问可知。。。。。。。。而今次之事,也不过是借势弄权之举罢了,对长安李氏有百害而无一利。

于是,第二日,外朝之上风平浪静,同门下平章事李圃也终于展现出了他的影响力。

很快,中书议决,同门下平章事李圃亲自入宫进言,附议枢密,兵部所请,并因粮草事,实实在在的参了自己堂弟户部尚书李吉一本,欲免去其户部尚书之职,贬出京师,以观后效。。。。。。。

皇帝陛下自然不准,对这位老臣更是安抚有加。

沿着走了不知多少次的皇宫道路出了宫门,李圃回望巍峨宏大的皇宫所在,心中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