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07章 大结局十七(2 / 2)

“新皇即位,朝事不稳。今儿早上那皇帝还闹着不肯登基,还说什么要为先帝守丧三年才肯主政,哀家拿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你看,他在臣公面前,毫无威仪,半句话都说不上……哀家虽然有几分脸面,奈何参你的札子都堆成山了,再遇小娘子入宫问诊这事,莫说先帝不在了,即便先帝爷活着,也不一定压得下来。哀家一个寡妇,可怎生是好?”

问的是问题,推下来的是巨石。

傅九衢微微眯眼,“太后就说,要如何才肯放过我娘子吧。”

曹玉觞看着他平静的双眼,嘴巴微微张了一下,又抿住,一张脸换了好几个表情。

在聪明人面前,伪装只会显得可笑。

曹玉觞深吸一口气,安静地直视着他,眼里微微浮出一层湿意。

“一命换一命。你可愿意?”

曹玉觞与他对视片刻,颓然无力地靠在椅背上。

“用你的命,换小娘子的命。朝堂上的形势你比哀家看得清楚。此事不给一个说法,哀家是顶不住压力的。但如果你死了,想来大家也不会再为难她们孤儿寡母。”

傅九衢看着太后素淡的脸色,低笑一声。

“太后已然想好了,微臣如何拒绝?”他喉头微哽,“再说,为救十一,做什么我都愿意。”

殿内静悄悄的。

曹玉觞掌心扶在椅子上,轻轻地摩挲着,像是在思考什么似的,久久,方才红着眼叹息。

“你是个好孩子。放心去吧,群臣、百姓要的是一个交代,不会累及长公主和你的子女。你身后要是有人敢欺负他们,哀家也不会允许!”

傅九衢:“多谢太后。”

曹玉觞面容黯淡了几分,“阿九,你还有什么要求,可一并说来,能满足的,哀家都会满足你。”

傅九衢自嘲一笑。

“不让史官着书,不让文人执笔,不要历史记忆。太后可办得到?”

曹玉觞震惊地看着他久久才反应过来他所求的是什么。

“人人都想留名于千古……”

“别人那是千古流芳,我呢?”傅九衢徐徐笑开,嗓音低哑,“徒留一个骂名罢了。”

曹玉觞闭了闭眼,悲凉地叹。

“好,哀家答应你。”

··

“太后,太后……”

门外传来高淼的声音。

她已经来坤宁殿求见曹玉觞三次了,每次都被侍从挡在门外。

“你们让开,我要见太后。”

高淼为人沉稳冷静,入住东宫后更是如此,这般声嘶力竭的哭闹,曹玉觞从来没有见过。

“求求你放过辛夷吧,求求你了……我从来没有求过你什么事情。太后,就这一次,求求你了……”

曹玉觞望着傅九衢。

“你看,为她求情的人,很多。她也是个好孩子。”

傅九衢:“那往后,请太后多照顾她们娘几个。”

这平静的声音听着莫名的扎心。

曹玉觞抚了抚手上的戒指,平静一下呼吸,这才道:“哀家会的,你先下去吧,去给你舅舅磕个头,等你舅舅大敛后,再来办你的事。”

傅九衢朝曹玉觞长长一揖。

然后,掉头而去。

傅九衢出门的时候,高淼正长跪在殿前,不停地磕头。

额头每撞一下,便发出一声巨响。

傅九衢慢慢走过去,在高淼身侧停留一瞬。

“我替娘子多谢郡君的好意,郡君请回吧。”

高淼愣愣地抬头,看着他木然的脸,嘴唇颤了下,一时无言。

··

皇城里缟素一片,白茫茫看着满是凄凉。

从坤宁殿到福宁殿的路,傅九衢走得很慢,在四月初的微风里,竟有一些醺醉之感。

他面孔冷漠淡定,脑子里却在山呼海啸一般的打架。

【老二,你方才对太后说的那些话,是当真要为国赴死了?】

【谁是老二?凡事讲个先来后到吧?】

【谁是老二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不想再待在这个鬼地方了,看到你就烦人。我要出去搬救兵……】

【到这一步,我已非死不可。你既有通天的本事,不必再管我,自行决断吧。】

【你要不死,我能决断个什么?驼峰岭的生死门都让你破坏了,我上哪里去决断?我看你呀,就是故意堵住我的出入,想独占辛夷。】

【你怕死?】

【我怕呀,你怕吗?】

【怕,怕死了就不能和十一在一起了。但如果我不死,死的就是她。太后为稳定政局,拿她的命要挟我,我不得不从。】

【行死就死吧。咱俩也算是同生共死一场。所以,老二你要是肯低个头,我或许会善心大发,牺牲小我,拯救拯救你,也说不一定?】

【只要十一好我便容你放肆,当老二又何妨?】

【那就一言为定了。你给我一次死亡的机会,我发誓将故事重写!】

【你要做什么?警告你,不可乱来!】

【知道了知道了,你个唐僧,整天碎碎念,烦都让你烦死了。别在我面前耍郡王威风,我做什么跟你半点关系都没有,我只是为了十一。】

【不许你叫十一。】

【十一,十一,十一,我气死你。我不仅叫十一,我还天天抱十一。如何?你奈我何?】

傅九衢突然捂住胸膛,气得蹲了下来。

李福见状,急赶两步扶住他。

“郡王……您要节哀啊。”

“无妨。”傅九衢慢慢直起身,双眼赤红一片。

李福看他脸色难看,想了想,又道:“郡王不要太过担忧,郡王妃没有吃什么苦头,太后很是善待她的。”

傅九衢冷笑,脚步迈得极大。

李福顿了片刻,叹息一声追赶上去。

··

皇历一页页翻过去,变成厚重的史书。

嘉祐八年四月初一,皇子赵曙即皇帝位,初二便厚赏诸军,宫中赏食,再遣派使臣到辽国和西夏报丧。三司上书请从内藏库拨一百五十万贯钱,二百五十万匹粗绸丝绢,白银五万两,以资修建先帝皇陵和赏赐众臣。

新帝一一依从。

初四,新帝突生怪病,认不得人,在大殿上语无伦次地胡乱说话,只好再召被责罚的几名医官上殿,为其问诊。

初五,尊先帝皇后为皇太后。

初八,赵祯大殓。新帝病急加重,号呼狂奔,以致不能行礼。宰臣见状一把抱住新帝,大叫护驾,又与同僚禀请太后,一同处理政务。

至此,曹太后在内东门垂帘听政。

初十,命辽国贺乾元节使、保静军节度使耶律豰等人上书,祭奠赵祯灵柩。在东阶之上拜见新帝,令閤门司将国书、贡礼呈上。

十二日,立京兆郡君高氏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