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富三代第154节(2 / 2)


  刘如慧可真是亏大了。这么有出息的闺女往外推。

  以后老了就知道了,还是的靠着这些有出息的孩子顾着。没出息的反而还要拖累老人。

  比如那个周承家,这小子一看就是个没出息的混不吝,刘如慧以后给他擦屁股的机会多着呢。

  很快,沈家树来化工小区的事儿就传开了。

  连唐年年考了个省状元,去了好大学念书的事儿也传开了。

  刘如慧下班回来,恍恍惚惚的就听说了这些消息。

  她都觉得有些不敢相信。

  以前年年那孩子念书成绩确实还不错。当初让年年下乡的时候,这孩子就很不愿意,说高中还没念完。

  她那会儿就觉得没念完就没念完,反正也不能考大学。

  谁能想到还有这么一天呢。

  知道亲闺女出息了,刘如慧心里也没有惊喜的感觉,只觉得自己的脸又要丢了。

  大院里又要念叨她的事儿了。

  回到家里又开始做饭。菜都是自己掏钱买的。周明从来不主动给钱她当生活费。就和过去那些年一样,仿佛家里的东西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可惜再也没有一个唐文远每个月给她打钱了。

  她也不想看周明的脸色,所以就只能自己补贴这个家。

  想着好歹自己和儿子也要吃的,也不算亏多少。

  只是这样一来,伙食肯定不如从前那样好,几天也只能吃一顿肉。

  自己也不能和以前那样打扮精致了,以前每个月都有新衣服,现在也不能买了,都是穿过去的旧衣服。

  她现在甚至是买一盒雪花膏,都要犹豫好久。

  刘如慧边切菜,边红了眼眶。

  怎么变化就这么大呢?就少了唐文远的钱,这个家就再也不像个家了。

  家里人天天挑剔家里伙食不好,没买水果、没零食点心。

  抱怨平时随份子的钱太少,拿不出手。

  都觉得这是她的责任,是她没照顾好这个家。

  周家人,包括自己的亲儿子,都理所当然的觉得这是该她负责的。没人想过这都需要钱,她钱也不够。

  周明的钱从来不拿出来。

  只给他女儿买东西,其他的说给儿子存着,不给她放着。怕她乱花。毕竟她有‘前科’。

  这样一来,儿子也开始不尊重她这个妈了。觉得她不能给他提供什么东西。当初的房子也没了,还还得爸拿出去好多钱。如今也没存款留给他。反而是爸赚的钱存着以后给他长大了用。

  刘如慧想起这一切,心里都想不通,一家人怎么会变成这样。

  这段婚姻,她以前以为自己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如今再看,啥也没得到,反而还失去了很多。

  作者有话说:

  么么哒。

  第126章

  沈家树在老厂长家里受到了热情的招待。

  知道如今他们已经在首都安家, 并且学业和事业都有所成就,还生了个儿子之后,老厂长真是欣慰极了。

  其实他自己内心也是有些愧疚的。

  那些年如果他再多用些心, 年年那个孩子的际遇也许会好一些。

  沈家树宽慰他,毕竟当时立场不合适。

  外人在对待别人的家事上面, 总要考虑得多一些的。贸然参与, 也许会弄巧成拙, 破坏别人家庭关系。还讨不了好。

  和老厂长聊完之后, 他顺带的‘关心’了一下自己丈母娘的境况。

  “她估计也不会想看我, 我也不去讨人嫌了。”沈家树叹气。

  老厂长媳妇道, “你不去是对的, 现在老周家可是一团糟呢。天天闹啊, 刘如慧现在人都憔悴了,看着比过去老了好多。”

  以前刘如慧虽然也管着全家人吃喝拉撒,但是手里有钱就好办事儿啊。那会儿家庭算得上是和睦, 现在可真是一团糟。

  听到老周家人过得不好, 沈家树就开心了。他就是这么现实。

  他不好对周家人动手,自然是乐得看人家自己过得不好了。

  而且这情况也在沈家树情理之中。他那个丈母娘说白了就是没吃过现实的苦头,又要钱,又要陪伴。啥都想要。

  以前老丈人的钱和周明的陪伴,自然让她满足了。

  现在少了一点,她就知道现实多残酷了。

  他这种生来就有钱的富三代都没敢说要人时刻关怀陪伴呢。更何况是现在努力奋斗的第一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