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章:中医在进步(1 / 2)





  “就是,哪个社团是给钱的呀,这精英会不一样,不但能跟教授们一起学习,当他们的助手,而且还能拿助理工资,混好了被教授看上,保研不说,毕业后大部分都留校的,留院的,分配大医院的,多了去了。”

  “我还听说,精英会最主要的责任就是三国青年医生研讨会,只要能在这个中医盛会上脱引而出,就打出名气了。”

  “就是,不但如此,还能公费旅游,甚至出国,跟着专家教授走世界各地,这么好的社团,以前打破头都进不去,谁知道后来怎么就停办了。”

  “听说今年精英会,是校长的孙女主动申请的,她是本校的研究生,要着急一批人一起学习研究中医中药,所以才重办的。”

  “这才刚刚重办,学校的社团经费都给了精英会,我听说还有科研室,讨论室等等,都是老师带领大的呢。”

  “你们不知道,我是刚刚打听到的,听说留在各大医院的毕业生,99%都是精英会的,就业率百分之百的疯抢。”

  “总之能加入这个精英会,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咱们赶紧报名吧,晚了就来不及了呢。”

  三个学长自顾自的把知道的全都说了,听的贾明亮是一愣一愣的,别说,这么多优厚条件,助理工资,公费出国,保研待遇等等,就连贾明亮这个新人,都被说的心花怒放。

  “我怎么早没听说,早听说我就不……现在也不晚。”贾明亮急忙掏出电话记录电话号码。

  虽然叶飞不明白他们说的什么优厚待遇福利什么的,但叶飞也听明白一件事,就是说,这复兴社学校很重视。

  也不理会这茬,对社团有了解后,下午两点前,贾明亮说要把这事告诉中医班的同学们,叶飞就跟他分道扬镳,去了师父的办公室。

  叶飞是踩着点来的,正好师父出门,两人遇见了,就一起向着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走去。

  不得不说,李卫国隐居多年,时代进步的很快,中药汤剂现在已经有现成熬制好的药汁,以前的患者都说吃中药麻烦,原因无他,拿回家煎药,要用砂锅,还要注意几碗水熬成一碗,患者哪懂这些。

  现在省了麻烦,在医院看了病,开了方子后,直接在医院熬好,患者拿回家按照医嘱一天喝几袋,多省事。

  时代在进步,中医也要跟随时代的脚步,不但中药方便,就连一些中成药的研制工作,也都非常完善,就比如有些外服的粉末中药,制成胶囊,可外敷可内服,是方便多了。

  不但如此,就连针灸也超越时代的进步,之前李卫国觉得中医落寞,主要是因为中医大夫,不练引导术,体内没有正气,不足以有效的驱除病魔,但这些年,中医们也都发现了引导术的作用。

  但因为失传的原因,一些中医学家们就开始研究替代品,就例如现在李卫国看的电针疗法,就是医生行针之后,在针身上安插电流,根据电流传导输送患者体内,刺激穴位经脉,起到引导术的作用。

  效果跟引导术一样,这点进步让李卫国惊叹连连,不断感叹自己落伍了。

  在医院里溜达一下午,基础设施看完,又看了药局,现在的中医管理,比以前科技多了,虽然还是药柜,但库存中药相当干净,说是一尘不染也不过分。

  之后又参观了看病区,看中医的患者人满为患,每个专家门诊门前都聚满了人,听说从专家号开门到下班,每天专家最少要看200~400左右的患者,所有门诊的专家累计在一起,少说要看一万个,就这还供不应求。

  之后是楼上的病房区,干净整洁,无可厚非,楼上的研究室,实验室,会议室,最让李卫国感兴趣的,无疑不是中医药大学首创的小针刀技术,这可是现代中医首创的新技术。

  说小针刀是中医外科手术吧,不全面,说它是针灸治疗吧,也不贴切,总之,小针刀的出现,是亚健康疾病患者的福音,救治对一些顽疾也是有很好的疗效。

  把整个医院参观完,都已经傍晚下班时间了,苏校长带着师父和叶飞,去了早就准备好的饭店包间,等候其他老友到来之前,苏校长说道:

  “老李怎么样,有没有让你大开眼界。”

  “的确有点。”

  “我早就说么,你归隐山林这么久,跟时代早就脱轨了,这次出山收获不浅吧?”他笑了笑接着说道:“你说出山的时候,我还不大相信我的耳朵,你来了我才感觉这么真实,你看看,咱们以前的那些国医馆的老同事,哪一个不是风生水起,现在国家重点扶持中医,不像以前了,你出山保证没错。”

  说话间,房门打开,苏紫嫣走进来对着苏校长说:“爷爷。”

  “来了。”

  苏学姐过来坐在她的爷爷身边,对着叶飞微微一笑,又看向李卫国说:“师父,你考虑的怎么样了,能答应带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