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女法医手记之破窗第15节(1 / 2)





  为确保辨认的准确性,我们把女尸的身体和头颅拼接到一起,衣服也整理好。可尽管如此,尸体看上去仍诡异可怖,尤其是死者的面部表情,说不出的扭曲狰狞。

  在众人的陪伴下,马晓还是紧闭双眼,不敢直视女尸。我们劝说引导了好半天,马晓才勉强睁开眼睛,目光甫一触及女尸,马上又转移到别处,面部肌肉控制不住地抽搐,不敢说是沈冰冰,也不敢说不是。

  程佳表现得比她要勇敢得多,不仅趁此机会拍了许多镜头,还不断劝马晓说:“头型、五官和服饰都很像,你再仔细认认。”程佳和沈冰冰不太熟,不敢下定论。

  马晓终于鼓起勇气,把女尸从头到脚认真观察了一遍,泪水立刻就充盈在眼眶里,忍不住掩面哭泣道:“是冰冰……是冰冰……她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辨认完尸体,马晓在休息室里坐了好长时间,情绪才慢慢平复下来,再次向警方确认女尸就是沈冰冰。除去五官和身材高度吻合,身上的衣服也是沈冰冰昨天穿的那套,连贴身内衣都是和马晓一起买回来的,无论如何也不会认错。

  “沈冰冰每天上班都是这种穿衣风格吗?”沈恕貌似随意地追问了一句。

  我明白沈恕的意思,沈冰冰作为电视台中层主管,穿这样清凉的衣服上班,未免显得不够庄重。

  可马晓却没有听出来,或者装作没听出来,说:“冰冰很爱美,经济条件又好,每天都会换一套漂亮衣服。”

  沈恕点点头,又说:“沈冰冰最近有哪些反常的表现,和哪些人接触比较频繁,又和哪些人关系对立?昨天下班前她有没有说过什么特别的话?你是她的同事,生活中的接触也比较多,或许能帮助我们了解她的社会关系和个人情绪变化,请你努力回忆一下,有时候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就能帮助警方尽快找到破案线索。”

  马晓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没有,冰冰是个本分人,在说话做事、与人交往方面都很有分寸,一向与人为善,从来不得罪人。她遭遇这样的横祸,可能是被人抢劫了,她的钻石项链和戒指都没在身上,名牌手袋也不见了,这些都是值钱的东西。对了,她昨天是自己开车走的,你们最好查一查她的车是不是不见了。”

  沈恕记下沈冰冰车子的型号、颜色和车牌号,那是一辆进口豪车,市场价格在百万元以上,和沈冰冰的职位收人严重不相称。

  沈恕又问了沈冰冰的住址,是坐落于楚天家园的一栋别墅。楚天家园是楚原市首屈一指的豪宅区,由于距离市区较远,配套设施不完善,而且价位很高,迄今为止连三成都没住满,因此赢得了“鬼城”的称号。可开发商却不肯降价促销,每栋别墅标价都在千万元以上,绝非工薪阶层能够染指。

  和马晓交谈了半天,问了许多问题,并未得到有实际价值的线索。马晓似乎倾向于沈冰冰之死纯属意外,可是在办案人员看来,凶手手段残忍,现场遗留的物品又透着怪异,无论如何不像是临时起意的抢劫或强奸杀人。

  马晓对警方的提问渐渐地有些不耐烦,回答越来越简短,多数问题都用生硬的“不知道”三个字搪塞过去。后来提出必须马上返回台里,向台长报告沈冰冰遇害的情况。警方见马晓并没有合作的诚意,语多应付,就同意她离开。

  程佳说还要就这起案件作进一步采访,让马晓坐秦欢的车先回去。马晓瞪起眼睛,说这是自家人遇害,台里不会同意制成专题节目播出,还是不要白费力气。程佳笑了笑,说播不播出是另一回事,她作为法制栏目的主编兼记者,必须把节目做到位。马晓拗不过她,只好自己先走。

  从窗口看见马晓上了车,程佳才说:“马晓避重就轻,沈冰冰被周常健包养的事,她故意隐瞒不说。”

  沈恕有些吃惊地问:“周常健?哪个周常健?”

  程佳说:“就是那个周常健。”

  沈恕在楚原市只认识一个周常健——市委政法委书记,沈恕的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几个小时前,在沈恕参加的政法会议上,周常健还做了高屋建瓴、掷地有声的讲话。

  程佳说:“沈冰冰认识周常健,还是马晓搭的桥,这事在电视台里早不是秘密,沈冰冰自己也不刻意隐瞒。否则她作为一个音乐学院的专科生,对电视一窍不通,凭什么才工作几年就晋升为娱乐频道的副总监?凭什么开名车、住豪宅?就她那一身名牌衣服,她一个月的工资都买不起。其实不止她自己,楚原电视台但凡有点姿色的女主持人、中层干部,哪个背后没有非官即富的靠山撑着?电视台要盈利,就必须利用美女资源广开财路,这算是市场经济中的利益交换。像我这样驴一样地拉磨、狗一样地到处窜,抢独家、拉广告,挣份吃不饱饿不死的口粮,辛苦一个月都不如人家松开裤带睡一晚赚的钱多。”

  程佳的慷慨陈词让我心里酸酸的,说:“原来你厚着脸皮、挤破脑袋抢新闻还是自立自强的典范,以后我不嘲讽你了。再怎么说,做狗仔也比被人包养光荣一百倍。”

  沈恕说:“没有证据的事情不要乱说,尤其是事关市委主要领导,私下议论太多,有损领导形象。”

  程佳撇撇嘴说:“别人自己都不要形象,你急吼吼地替人维护什么?人家已经顶门过日子了,还要什么证据?难道被你抓到一手脱裤子一手交钱才算证据?沈冰冰卖弄风骚,在大学里就有个绰号叫‘猫女郎’,这绰号一直带到电视台,不信你们去调查。”

  我刺她说:“你还没结婚呢,说这种糙话也不脸红。沈支队说得没错,不该说的话你别乱说,小心祸从口出。”

  程佳一脸的不服气,还想辩解,沈恕摆摆手打断她说:“当务之急是侦破命案,和公安工作无关的事情先放一边。”

  送走程佳,沈恕和二亮、可欣开了个简短的碰头会。

  三人分工合作:二亮负责申请搜查令,由法医配合,对沈冰冰的居所进行搜查,并寻找她驾驶的车辆,以确定她被劫掠或杀害的第一现场;可欣到电视台走访沈冰冰的同事,捋顺她的社会关系;沈恕则负责落实程佳反映的情况,确认沈冰冰生前是否曾被周常健包养,一旦证实,那么周常健将成为第一犯罪嫌疑人,鉴于他的身份特殊,案件将会非常棘手。

  3

  两小时后。

  楚天家园小区。

  碰头会结束,我和二亮立刻带人赶到沈冰冰生前的住所。楚天家园虽然在市郊,却有一条宽阔平坦的高质量马路直通到那里。据说这是手眼通天的开发商要求政府财政拨款,专门为楚天家园铺的道路。这条马路花费不菲,利用率却很低,人车稀少。

  沈冰冰的住所是楚天家园21号,一幢风格别致的欧式小楼,配有一个花团锦簇的庭院,一望即知价格不菲。房门紧锁,并没有异样。

  楚原市刑警队中颇有几个开锁的好手,技巧绝不逊色于猖狂的江洋大盗,二亮就是其中之一。沈冰冰家的门锁在他眼里可视若无物,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打开了里外两道锁。

  室内装饰愈发富丽堂皇,可惜有些俗气,大片金色和红色构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别墅外观的雅致形成巨大反差,这不禁让我对周政法和沈总监的审美产生了怀疑。

  室内非常安静,物品摆放整齐,没有打斗痕迹,更没有丝毫血腥气息。不过走进卧室后,还是让我有些意外。卧室里乱得一塌糊涂,床上的铺盖随意团成一团,内衣和丝袜胡乱扔在地板上,床头柜的一只抽屉拉开一半,露出里面的药瓶和避孕套。床头柜上堆着一小堆荔枝核,还有两粒剥了皮的荔枝,已经发黑腐烂,散发着让人欲呕的臭味。

  二亮的眼睛瞪起来说:“有情况,被害人明显走得匆忙,连房间都没来得及收拾。”

  我笑起来说:“荔枝臭成这样,至少放了三十小时,这是沈冰冰遇害前一天晚上吃的荔枝,她不是走得匆忙,而是懒得收拾。这种金玉其外的闺房我见得多了,漂亮女人的真面目往往会让人失望。”

  二亮再打量了一遍卧室内外的情形,表示同意我的分析,咂舌说:“女人脏乱成这样,恐怕不好嫁人……”话没说完又咽回去,沈冰冰已经香消玉殒,再也没有嫁人的烦恼了。当然,她活着时也不愁嫁不出去。

  对沈冰冰的住所进行了全面翻检,除去找到大量男人用品外,并无特别之处。我留取了几根粘在梳子上的头发用于身份鉴定,又把其他物证分门别类装好,心里想着不知沈恕将会怎样处理这个“烫手的山芋”。

  沈冰冰的电脑设置了开机密码,我们把它拆卸下来以带回局里技侦处。过往的经验表明,个人电脑已经可以成为刑事侦查中重要的物证之一,许多重大刑案都是在电脑中发现关键线索而找到突破口。

  取证工作细致而烦琐,沈冰冰的住所面积又大。将所有房间和每一个角落都检查完毕后,看看时间,已经过去了五个半小时。我长时间蹲坐,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两眼干涩红肿,脑袋又涨又木,像不是自己的。

  这时二亮突然接到沈恕的指令,让我们封锁沈冰冰的住宅,马上赶往楚原市第三人民医院脑外科,尤其强调法医务必到场。沈恕的指令含糊,语气却不容置疑,二亮不敢怠慢,让我坐他的车赶过去,其他警员殿后。

  4

  2014年12月3日晚八时。

  楚原市第三人民医院。

  楚原市第三人民医院的规模不大,只有门诊和住院部两栋楼,医疗技术和力量都有限。不过脑外科却在全市首屈一指,因为有两名国内知名的脑科专家坐镇。

  沈恕向我们介绍了事件的来龙去脉。稍早前沈恕向市局局长汇报了沈冰冰的遇害经过,以及坊间流传的周常健和沈冰冰的绯闻,并请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局长未明确表态,只说他会处理此事,并且要求沈恕专注于命案的侦破,如果有涉及周常健的线索,要及时向他请示汇报。

  沈恕知道周常健的位置特殊,而且他在楚原市官场经营了二十余年,树大根深,别说奸情,就算有再大的问题,只要上面扶植他的人不倒,周常健都会履险如夷。

  不过反腐肃贪不属于沈恕的职责,他也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仁人志士,并不怎么为这事操心。只是沈冰冰的命案如果绕过周常健,恐怕办起来难免磕磕绊绊。他早已想好,到需要周常健配合的时候,他就向省厅求援,至于能办到什么地步,他也没有半点把握,只是尽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