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偏偏第60节(1 / 2)





  单是这么看看,盛连浔的太阳穴已经开始急跳了,他把票拿得远一点,翻过来扣在桌面上,没想到后面印得更阴间更可怕。

  手指蓦地一抖,他把那沓文件抽出来盖上去压住。

  要不要去,去的话压力确实有点大,如果不去,对许昀舟的那番话又有点心动。

  盛连浔单手支着额角,陷入了两难的思想斗争。

  他也说不上来为什么会怕鬼,小时候起就这样,甚至一度到了晚上不开灯没法睡觉的程度。

  退回去好好想想,大概是他哥读书时期和一帮朋友很爱看恐怖片,常常以他家为播放阵地,小小的盛连浔躲在房间里听着那些惊声尖叫,脑补能力又特别强,魂儿都要吓飞了。

  那些哥哥有时候会把他叫出来一起看,盛连浔跟他们挤在沙发上,抱着薯片常常忘了吃,因为太害怕,完全失去了反应,眼都直了,只知道愣愣地看那些恐怖画面,牢牢地刻在脑子里。

  “景哥,你家小毛头胆子挺大,听说这部片子吓死过人,老子这么牛逼的大心脏看了都发毛,小家伙看得津津有味。”

  盛连景的表情挂着好笑,他长臂伸过来,抬手遮住了盛连浔的眼睛:“别看了。”

  盛连浔这才回魂。

  对上哥哥噙着笑的那双眼睛,噗通噗通跳得急速的心脏缓下了节奏,盛连景的下巴往他卧室方向一抬,示意道:“去写作业。”

  总算可以逃离这部恐怖片,盛连浔表面镇定,实则撤得飞快。

  隔着门,盛连景隐隐约约地笑,和那几个人说话:“别喊我弟看这些,小孩儿不经吓,晚上睡不着觉。”

  后来的很多年里,怕鬼的毛病算是根深蒂固地落下了,盛连浔很讨厌自己这样,不是没想过克服,可是没办法,生理本能上的无法面对。

  既然这样,选择权交给桑宁吧。

  盛连浔勉强忍着不适,把票翻到正面,拍了张照片发给桑宁。

  [x:去吗?]

  [翩翩:什么??山村鬼校??]

  盛连浔稍微安心,果然她也怕,看这个反应,应该是不想去。

  没等他再回,那边发过来长长一串感叹号。

  [翩翩:想去好久了!这里最近很火,据说特别刺激,票都预约不到,不愧是老板,弄到票不过是勾勾手指的事情,老板棒!]

  附赠一个大拇指的表情。

  盛连浔:……

  语气已经迫不及待,盛连浔有点头痛,小姑娘家的,哪来这么大的胆子,难道那些鬼妹不可怕吗?

  [翩翩:老板有几张票?给我两张可以吗?我可以高价买,但是说好了溢价不能超过原票价的百分之十,那种脏钱咱不赚,你又不差这点。]

  [x:有两张票你要和谁去?]

  桑宁答得理所当然,迅速发过来赵小虞的名字,她和小虞姐完全一拍即合,恐怖主题探究者。

  [x:只有两张票,和我一起去免费,和别人去不给。]

  和盛连浔一起去,桑宁对着手机屏幕,双手托着脸好好想了想,再点开照片,手指点住撑开放大,仔细看票面,越看越心动,真的很刺激,要不,她先去体验下,以后有机会再和赵小虞去一次。

  嗯,就这么办。

  桑宁打定主意,回复盛连浔。

  [翩翩:我们两个人一起去也不是不行,不过老板,你不是怕鬼吗?]

  她还记得那时候和他一起在特训营看恐怖片,平时漠然孤傲,睥睨众生,眼里写着“你们这些凡人在我看来都是废物”的大佬,被恐怖片惊到脸色惨白,大大的眼睛里满是“我好怕”,别提多可怜了。

  单单恐怖片都害怕,那去鬼屋不得就地埋了,这个鬼校看起来比当年玩得那个还惊悚,毕竟时代在进步。

  [x:所以才让你一起去保护我。]

  呀,老板还会示弱,看来真挺想去,桑宁琢磨了下,这个逻辑很合理,有她保护肯定没问题,爽快地约好时间答应下来。

  最后的聊天停在她发来的“okok没问题”上。

  盛连浔面色平静,重新回看聊天记录,心里面权衡,刚才那句示弱算是许昀舟嘴里说的“撒娇”吗,桑宁真的会觉得有点可爱吗?

  有人敲门,桑宁把手机收进抽屉,对盛连浔自认为的“直男撒娇”毫无所觉,清了清嗓子,对着门的方向:“请进。”

  郑乐北背着书包走在前面,郑奶奶笑容和蔼,跟在小朋友后面。

  “小桑姐姐好。”郑乐北声音小小的和她打招呼,两只手紧张地在书包背带上摩擦。

  桑宁蹲在郑乐北面前和他平视,牵过他的小手包在掌心,笑眯眯地说:“应该叫小桑阿姨。”

  “可是,”郑乐北挠挠头,看了奶奶一眼,转过来继续说,“奶奶说,漂亮女生要叫姐姐。”

  好乖好可爱,桑宁笑得合不拢嘴,从口袋里摸出一支棒棒糖放到郑乐北的手心里,奖励给他。

  看见小熊形状的棒棒糖,郑乐北明显眼睛发亮,撕开包装纸坐在一边乖乖地吃,不舍得咬,小口小口地舔着。

  “郑奶奶,咱们这边交流。”桑宁把郑奶奶带进里面的房间,就郑乐北最近的表现做了简短的沟通。

  “恢复得很好,估计去学校也没问题。”

  这是郑乐北来她这里做的第十个疗程的治疗,状态明显好了许多。

  虽然中间意外经历过那次劫持,受了不少惊吓,不过因为桑宁及时赶到把他换下来,后来专门进行了几次心理疏导,再加上孩子小,对于很多事情的理解很简单,容易受到引导和暗示,算是过去了那道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