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1节(1 / 2)





  华山冷声道:“王夫人失言了, 来人, 送她回院子冷静冷静!”

  鸣珂院里外人等于是被变相禁了足, 只等到日子卷包袱走人, 下人们见识了平素好声好气的大小姐这般霹雳手段, 都不敢忤逆。

  窃蓝心疼姑娘气白的脸,回屋后连忙酽了杯浓茶为姑娘顺气。

  云裳捧着那暖热的杯壁半晌没动,回过神时轻问了一声:“华蓉还跪着呢?”

  听见窃蓝说是, 她双眸有些失神,“我是不是太着急了?”

  是从听见“姑苏云家”伊始,便有些失控,回来又见华蓉素日作张作致的那副面孔,觉得心寒,再后来……

  娘亲怎能让那些人放在嘴里说?

  窃蓝听见姑娘的话摇摇头,对待那起子人,就不能给她们好脸。

  只是她有种错觉,姑娘从前做事不这样锋芒毕露的,似是在那汝川府多待了两天,决事断情也沾染上摄政王的影子了……

  不过饶是今日姑娘气得狠,也给外头那些人留着最后的脸面,气只气王氏没个轻重,好好的提夫人做什么,若是夫人还在……

  窃蓝看一眼沉默得像个易碎瓷娃娃一样的姑娘——夫人若在,怎舍得看着姑娘一个人撑起府门,亲自出马应付这些糟心事呢?

  茗烟袅袅溶进云裳眼里,她不知怎的记起容裔给她讲的故事,失神地想:我都没机会给我娘画过眉呢。

  甚至记不得娘亲长什么样子。

  茶气给那双清澈的眸子蒙了一层似真似幻的雾气,又像两点落不下的泪滴。

  ·

  “师兄这么瞧着我做什么?”

  在汝川府耽搁了几日,后又为事所累,等有琴颜入京快半个月了,云裳才在张家园儿订了桌酒席为师兄接风。

  有琴颜款然饮下小师妹斟的酒,道:“华将军为国赴漠北,将那么大个家业放在你肩上扛着,师兄瞧瞧你可有为难之处。”

  云裳笑道:“华府人事不及稷中学宫万一,那么大座学宫的千头万绪担在师兄肩上,师兄不也游刃有余吗?”

  有琴颜深深瞧她一眼,温暖的目光令人心安。“我尚要在梦华留些日子,若有什么不决之事,可以随时来找师兄。”

  云裳点头,其实放眼京城豪室,没有比华家人丁更简单的了,何况还有一个半外人,没有什么难办的。

  王氏欺软怕硬不中用,自从那日识得厉害便不敢闹妖,华蓉则在翠琅轩禁了她的足,看着就是了,她总不能在父亲回来之前,就此将人送到庄子上和傅婕做伴……外人瞧了不好看。

  这理事作派她也算濡染了大师兄掌管学宫的手段,讲究风过水无痕,举重若轻鸿,事后便不给自己添堵。

  云裳转而问道:“新太学的博士之位,南北两院可商议定了么?”

  一提起此事,有琴颜不由捏眉笑了,“我们商定了管什么事,他摄政王一句‘别处的规矩不管用,到本王这里只按本王的规矩来’,便给全盘否定了。”

  云裳与大师兄在一处时最为轻松,被他胆大包天模仿容裔的语气逗得直笑。又听有琴颜道:“最后还是决定采用‘分庭辩礼’之法,在当世才子俊彦面前论个高下吧。”

  “分庭辩礼”是老规矩了,取春秋时百家争鸣意象,由争礼的双方流派各出三位弟子攻讦辩论,胜者便有话语权。

  上一回轰动九州的辩礼,还是亚圣未隐世前与洛北无涯子的十日王霸之辩。

  “我记得这名目有个规矩,”云裳望着师兄,“便是一派之掌门统教不可参战?”

  有琴颜道:“所以我快书通知了蔺三和黄睛,他们不日便到。”

  “三师哥和小晴师姐要来京城了?”

  云裳眼睛一亮,有琴颜点指笑斥她小孩子脾性,谁不在跟前偏念谁。

  半壶花月白下肚,他转而想起前日云家少子请他饮宴,席间拐弯抹角打听小师妹的事,又觉食不下咽起来。

  他不动声色望向云裳那张脸,从前在姑苏,他们师兄几人眼皮子底下照看着,只有小师妹四处寻赏美少年,欠别人风流债的事儿,怎么也没想到等她回了自己家,他反而要操起一手带大的水灵白菜恐被猪拱的老妈子心。

  前有汝王容裔,后有谢幼玉,如今又来个不清不楚的云怀逸。

  嗐,颇是愁人。

  云裳一眼瞧出师兄欲言又止,眨眨薄酒饧开的水眸,“大师兄有何为难事?”

  “此事……告诉你也没什么,师妹心中先存个谱。”有琴便将云扬之事简断一说,云裳倏尔沉默。

  有琴颜心里咯噔一下,暗道还是唐突了小姑娘,温声细哄了半晌,直至云裳哭笑不得地保证她真没放在心上。

  送走了师兄,云裳在促寂的厢房内对着一桌子残肴剩酒,蓦地,低头凉薄一笑。

  大师兄担心那姓云的人对她有心,殊不知,按辈份她该叫云扬一声小舅舅啊。

  “姑娘?”窃蓝担心地看着她。

  云裳伸手捞过大师兄喝剩一酒底的花月白,觉得不过瘾,“要两壶青梅酒来,咱们喝完再回府。”

  “姑娘,您喝别的都成,这青梅酒一喝准醉,醒了又闹头疼,还是……”

  云裳抬起脸,声音还是软侬侬的,却带了分易碎的乞求,“姊姊我想喝,就这一回,你让让我吧?”

  窃蓝见状无法,却也只要了一壶青梅酒。

  云裳接过来自斟自饮,自言自语:“好多年,我都避了他们好多年了……”

  当初她被华年安顿在徐州,听闻临省姑苏开学宫招生闹着要去,不过七岁。

  记得那一天爹爹听到她的请求后,罕见地寡言,抱着她在院里的老槐下坐了一下午,星幕低垂时,开口告诉了她关于娘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