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4节(1 / 2)





  整个过程中容裔的眼皮都没眨一下,跨.下白马四蹄不惊,他轻轻捻开溅在指尖的血珠,轻声自语:“真是年轻无知,当年白衣帝师何等名声,能让先帝降阶亲迎,尔等怎么能够失礼呢。”

  杀戮迅疾而无声,亲眼目睹宫门之变的隽从心双目充血,在亲卫的钳制下呜咽,恨不能用眼神食容裔之肉饮容裔之血。

  一路跟来的周楚生脸都白了。

  片刻前他还为王爷默许他跟着而暗自欣喜,没想到转眼就看见这场血淋淋的厮杀。

  不,那都不能算厮杀,只是单方面的屠戮。

  心思单纯不代表胸无点墨,那么多史记故典周楚生皆能倒背,哪里想不到摄政王这是要做什么。

  历史还原到眼前,远不是纸页上平铺冷叙的三言两语可拟,出生史宦之家的少年第一反应不是退缩保命,也没有臧否人物暗下评判,而是哆哆嗦嗦摸向腰带上放纸笔的竹囊。

  白衣帝师……方才摄政王说的,可是传言被王爷亲手杀害的帝王师隽不疑——他还没死?

  太.安九年中秋,汝川王裔缚隽太傅于大内,宣德楼五门皆破之,裔蟒衣白马入宫阙。

  周楚生未曾想到,他抖着心肝打的这一句腹稿,成为后世史家反复研究的“三王政变”中浓墨重彩的第一笔。

  “王爷!”

  折寓兰应召而来,身上不再是往常的轻衣缓带,换着一袭青色劲服,掌中折扇的玉骨隐隐透出锋芒。

  至宫门前看见列队完毕的银绯二色军,这位门下省侍郎目光精亮,执扇向容裔一礼,左右观顾皆是自家人,话音不避讳:“爷,神机营已在掌握之中。”

  容裔颔首,前世他眼睁睁看着折寓兰挡在自身面前,被太子麾下军卫枭首而死,是该让他自己将这笔账讨回来。

  折寓兰摸着空荡荡的腰带目露遗憾:“恨微臣未能佩剑前来。”

  薛平羡出列大笑:“不劳折大人,吾领银衣足矣!”

  周楚生一直像个透明人缩在车帷后,此时见那把玄铁朴刀在狼屠手中舞得虎虎生风,而在他身后的银、朱二色方阵,盔甲光芒刺眼,如同炎日映照虹光,霸烈而肃杀,少年膝盖没撑住,扑咚一声跪下了。

  “咦?”折寓兰这才留意到还有这么一号人,“这是谁家的孩子?”

  周楚生年纪轻,被眼前架势唬得语无伦次:“我、我是王爷没摔死的孩子。”

  折寓兰:“……”

  周楚生情知今日凶多吉少,把心一横,两条麻杆细的手臂高举竹筒过顶道:“求王爷恩准,倘楚生今日不死,允小子如实记事;倘楚生今日、今日活不成……可否不要销毁此物?”

  他最后一句尾音都颤起来,模样可怜如幼犬,虽害怕已极,眼神却异样坚定。折寓兰惊掉下巴,转看他家王爷腹诽,谁家起事还带这么个吉祥物的?

  下一刻,折寓兰肩膀被重重一按。

  容裔下马施令:“将隽从心送到毓璋宫,守住凌霄门候本王旨令。”一转头,“你,随我入宫转转。”

  转、转转?

  被点名的周楚生满脸茫然,一时连害怕都忘了。摄政王已经集军于宫门,这不是逼宫谋反的打算么,为何他不紧不慢的还想逛一逛——少年哆哆嗦嗦想,谁家起事这么嚣张不着调的?

  ·

  三王在京,今年的中秋宫宴需好生筹备,不巧辅佐六宫事宜的太子妃染上风寒,婉太后昨夜将礼食单、节目、守备等诸事落定,安置不到三个时辰,天色才堪蒙亮毓璋宫便喧闹起来。

  起初是下头负责监视摄政王的人回报昨夜有异动,摄政王出西城十里,后又带聿国公千金上了瞻星台,而今日一早暗梢发现,留宿华府的稷中学宫诸人,不等天明便出了城去。

  宫嬷嬷觉得这不是什么急事,心疼娘娘自太子离京后夜间便少眠,想着太后娘娘好不容易睡实了,多睡一会儿天也塌不下来,便令传报官先在殿外候着。

  不想没一刻,芭蕉喜的头领单于郎亲至,婉凌华醒来头饰未整,便听见银绯二军围宫的消息。

  “什么,禁卫军何在?右相何在?!”

  婉凌华心中先于恐慌之前闪过了一丝荒谬,容裔在这个时候动作,实属没有道理。

  太子此时不在宫中,他此时谋篡岂非竹篮打水?况且三位藩王如今都在京城,身边皆带亲兵,尤其临安王作为昔日先帝最器重的皇子,面南之心不死,有多方势力浑水摸鱼,容裔能得到什么好处?

  东宫的禁卫严阵以待于凌霄门前,一道道报进的消息和传出的指令搅碎珠帘。

  婉太后心中隐隐有一股凉意,觉得自己漏算了什么,太阳穴突突跳个不停,却又抓不住那桩扎在她心底的事。

  即使如此,做了二十年皇后十年太后的婉凌华迅速镇定下来,一面梳妆一面集兵护驾,同时派芭蕉喜想办法潜出宫门向长公主府、北大营、西北将军府、以及三位藩王送信。

  安排未已,大总管王福祥面无血色地从殿外跌跌撞撞跑进来,“娘、娘娘,摄政王说要送娘娘一份中秋礼,银衣军占了凌霄门外御道,那、那个人是……”

  婉凌华眼梢猛地一跳:“是谁?”

  中秋意团圆,向来不是别离的好时机。

  梦华京城外的短亭却有一行将离之人。

  云裳昨夜睡迷了,不知怎么梦见满天的星斗一颗颗陨落,不停的往她身上砸,梦还没做完,便被窃蓝慌张叫醒,说亚圣他们不见了。

  云裳赶忙起来,前一晚压下去的心慌又续上了,问遍府里上下,竟无一人看见他们是何时离开的,还是凌宵派人在城中寻踪觅迹,方知亚圣等已然出京。

  “老师!师兄师姐!”

  云裳马不停蹄赶到城外短亭,一见那身披厚袍、白须及膝的老人便红了眼。

  她下马请罪,踉跄了一下险些栽倒,被有琴颜“呀”地一声伸手扶住,鼻音哝重道:“学生何处做得不好,请老师责罚。老师与师兄师姐们如此不告而别,教云儿良心何安呢?”

  “师妹误会了。”

  “不是,小师叔你先别急。”湛让嘴快,像不认识自己胳膊腿儿似的低头往自己身上踅摸,“其实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到这儿来的,明明我记得我还做梦来着,一睁眼就露天席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