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节(1 / 2)





  刘兰香想不到她居然这么容易就道歉了,觉得这里面肯定有诈。

  “你不用说那些没用的,只要以后别使唤我闺女就行。”

  王凤春面上没有丝毫波动,“行了,回来了就好。你们带来的这个丫头是谁家的?”

  苏家人都没有见过宋云,听王凤春问起,大家的目光都聚到了她身上。

  苏安平有些心虚,“娘,这是玉宁大姐家的丫头,小名叫二丫,大名叫做宋云。”

  王凤春一听是宋家的孩子,只以为儿子儿媳是心疼她刚没了娘接过来住几天。

  “接来住几天也好。亲娘刚没了,孩子心里肯定不得劲。”

  宋云六七岁的样子,她的神情怯怯地,牵着严玉宁的衣角躲在她后面,努力把自己的身子缩起来。

  王凤春并没在意,“好了,你们去收拾一下吧,饭马上就好了。”

  三个人并没有离开,苏安生干笑一声,凑到王凤春面前,低声开口。

  “娘,我有点事要和你说。”

  “那就说呗。”王凤春正在教青梨编一个小筐子,她手里的活没停,还不忘随时指正孙女一下。

  “老四,你有什么话是我们不能听的?”

  刘兰香见苏安平几乎凑到婆婆耳边说话,心里就有一种预感,这事绝对没那么简单。

  果然,下一刻就听到了婆婆厉声训斥老四。

  “老四,刚才说的什么?你再说一遍,我没听清。”王凤春想不明白,儿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我说我和玉宁想要收养宋云,以后她就住在我们家了。”

  王凤春黑了脸,“谁答应你的?”

  “娘,”苏安平试图说服她,“她一个小丫头怪可怜的,留在家里也吃不了多少粮食……”

  王凤春不等他说完就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这是吃多少粮食的事吗?你也二十多岁的人了,怎么就这么昏头呢……”

  宋家是什么人家,亲闺女都能不养,这样的人家要是扯上了关系,就和狗皮膏药一样甩不掉了。

  王凤春其实也有些懵,弄不明白严玉宁到底是怎么想的。她连自己都顾不过来了,怎么还不嫌麻烦把外甥女养在身边。

  严玉宁哭丧着脸,开口哀求道:“娘,你也知道我姐死的那么惨,几个外甥女没了妈,日子过得太可怜了。大丫和三丫都被送人了,只还剩下二丫一个,还被她爷爷奶奶一家人欺负。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不管呀,娘,你就让我们收养二丫吧!”

  宋云听到严玉宁这么说,立刻就上前跪在了地上,“奶奶,你救救我吧,我不要回家,我想跟着二姨,奶奶我会听话的!”

  她们两个可怜兮兮的样子让苏安平有些不忍,他赶忙把孩子扶起来。

  “二丫,你放心,以后就跟着二姨和姨夫吧!”

  唐秋英在一旁听着,快要被气死了。宋家的孩子是可怜,可是和他们家有什么关系。

  “老四媳妇,你外甥女是可怜,她爹是混蛋不管她,可怎么也轮不到我们家来养吧 ?你娘家人呢?当初你爹娘不是收了宋家二百块钱吗,不是说这钱是给孩子用的嘛,现在孩子他们就不管了?”

  一提到她娘家,严玉宁就尴尬了,她极力开脱,“大嫂,我娘家的情况你们也知道,我大哥身体不好,哮喘病说犯就犯。二哥还没成家,家里侄子侄女也还小,我爹娘也是有心无力呀!”

  “你娘家困难,咱们家就不困难吗?家里因为你和老四的婚事到现在还欠着账,再说咱家的孩子不多吗?”

  这话苏安平无力反驳,其实,他也不是很情愿把宋云养在身边。但是严玉宁坚持,他也没办法。

  严玉宁还在那里给自己找借口,“大嫂,我是二丫的亲姨,我养着她也是应该的。前几年梨宝不就是养在她小姨身边吗?”

  苏青梨记得在书里严玉宁就是用这个理由让她妈无法提出反对的意见。因为在书里,她是跟着小姨去了部队,就是被亲姨养大的,她妈一提出反对就被严玉宁打脸了。

  不过现在,苏青梨没有跟着小姨走,唐秋英再次被质问就理直气壮了。

  “你外甥女和梨宝的情况一样吗?梨宝前几年跟着她小姨,我们是出口

  粮的。再者说了,我妹妹是自己照顾梨宝,她可没有拖累婆家人。

  你嫁过来这么久,一个工分都没挣到,你吃的口粮还是我们挣下的,现在收养你外甥女,不就是让我们帮着宋家养孩子?非亲非故的,我们凭什么?”

  唐秋英说的就是苏家大多数人想的,刘兰香她们都跟着七嘴八舌的跟着开口,坚决反对把孩子留下。

  “行了,都别说了。”王凤春黑着脸通知儿子,“在咱家住一晚上,明天你们两口子就把孩子送回严家去吧。老四媳妇,孩子还是养在她姥姥家比较好,毕竟那里都是她的亲人。”

  那怎么行呢?严玉宁急了,把宋云带出宋家本就是她的主意,她娘家人可不赞成的。

  “安平……”

  严玉宁只能靠丈夫了,只要苏安平坚持,谁也没办法。

  苏安平被她这一喊,心又软了。

  “娘,就让二丫留下吧。我们收养她,就当她是我们亲闺女呗……”

  苏青梨知道严玉宁肯定不会答应把宋云送去严家。毕竟她收养宋云的目的就不纯。

  她把这种“收养”行为,当做一次投资,在宋云小的时候对她好,培养出情感,等到宋云成名以后,最感激的肯定就是她,给她带来的回报也是丰厚的。

  一家人这样争吵下去,是怎么也不可能达成统一意见的。

  苏青梨放下手里的小筐,下了炕走到宋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