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节(1 / 2)





  苏青梨双手托着腮,依旧笑眯眯的样子,“薛大婶,我都看到了,你从我小婶屋里拿的,就是我家的东西。”

  薛大嫂已经镇定了下来,“那可不是我拿的,是你小婶送给我的。”

  苏青梨哼了一声,“你骗人,我小婶那么聪明怎么会白白给你送东西。”

  薛大嫂有些得意,“这就不是你个小丫头能管得了的,你小婶给我送东西,是要找我帮忙的。”

  苏青梨一脸的不信,“我才不信呢,我二婶都说了,我小婶是个特别厉害的人,就连我小叔都听她的话。我二婶还说,小婶这么厉害,早晚会和我妈争当家的地位。我们家以后说不定就是她说了算了,就是在生产队里小婶说不定也能当上妇女队长呢,怎么还会要你帮忙?”

  苏青梨这一番话让薛大嫂听得目瞪口呆,她有些狐疑:“这些真是你二婶和你妈她们说的?”

  “对呀,就是她们说的。”

  生产队现在的妇女队长年龄有些大了,年底就要重新选举,薛大嫂志在必得。不过她公公是大队长,有心要避嫌,还没有答应让她参选。

  苏青梨就是故意把薛大嫂往这个方向引导,她还不信了,薛大嫂会愿意给自己找一个竞争对手。

  果然薛大嫂的神情凝重了几分,陷入了沉思。现在队里声望比较大的几家,除了薛家还有苏家。

  苏家妯娌三个的名声在队里都不太好,薛大嫂完全不在意,但是严玉宁不同呀。她男人可是县城的工人,队里的人都想和他处好关系。

  副业队可是生产队最出风头的地方,因为他们和公社打交道最多。严玉宁长得那副狐狸精的样子,又读过书识一些字,要是她去了副业队,自己不就被比下去了。

  薛大嫂越想越懊恼,她已经收了严玉宁的好处,而且舍不得苏安平手里那些稀罕的票据,也不想和她闹翻,这可怎么办才好呢?

  很快,薛大嫂就想好了解决的办法,她通知严玉宁的时候,严玉宁都傻眼了。

  “薛大嫂,你是不是弄错了,怎么会让我去喂猪呢?你不是说……”

  “玉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你也知道我公公那个人最是公正无私。前几天,我二叔家的儿媳妇想去副业队都被他训回去了。他说了副业队的人手已经不够了,不能再添人了。我为了你也挨了他一顿训,好说歹说,他才答应把你安排在咱们大队的养殖场。”

  严玉宁不愿意去养猪,又脏又臭的,她怎么能干呢?

  薛大嫂的脸色一板,“玉宁,你什么意思,是不是还嫌弃上了?我告诉你,这个工作队里也有好多人盯着呢,我也是和你关系好才给你留着的。现在天气暖和了,地里的农活越来越重,喂猪总比下地种田要轻快吧!”

  严玉宁还能说什么,心里再不情愿也只能答应下来。

  听到她要去养殖场喂猪,苏家人神色各异。王巧慧忍不住讥讽她,“你和薛大嫂关系那么好,她就把你安排去喂猪呀?”

  严玉宁只低头吃饭,并不做声。

  唐秋英冷笑一声,慢悠悠地开口提醒她,“负责养猪的徐婶子,人比较严厉,你跟着她一起干活,可要勤快着点。”

  严玉宁去了养殖场才知道唐秋英说得人比较严厉是什么意思,那个徐婶子做事风风火火,她被指挥着连轴转,一刻都来不及休息。

  剁猪草、拌猪食,一桶桶的猪食提到猪圈里,一整天做下来,还真不比下地干活轻快多少。

  虽然养猪可以偷偷克扣一些粗粮带回家,可是这和严玉宁有什么关系?苏家又没分家,她才不操心粮食的事情呢。

  还有最让人受不了的是,猪圈它有味道呀,严玉宁觉得自己浑身都臭了。

  苏安平放假回来的时候,严玉宁迫不及待地和他诉苦,“安平,我不要去喂猪了。”

  苏安平也有些为难,“当初,我说让大哥帮着你去找薛大叔,想办法给你换个工作。是你说薛大嫂可以帮你,不想麻烦大哥。现在薛大叔都把工作给你安排好了,再换的话,队里的人肯定会提意见的,他也不可能答应。”

  苏安平也心疼她,“媳妇,要不你先在养殖场干着,慢慢咱们再想办法。我只要放假回来,就去帮你喂猪。”

  看严玉宁每天苦着脸去上工,苏青梨就觉得开心,薛大嫂简直是神助攻呀,这份工作太适合严玉宁了。

  严玉宁的工作不顺心,但是有一份好工作摆在苏家人的面前,应该说是全村人的面前。

  公社成立了一个机耕大队,要招收一批青年去县里农机站学习。

  这个消息立刻就让生产队沸腾了,开拖拉机呀,那可是现在农村最风光的工作了,村里的年青人都抢着去报名。

  苏家也不例外,苏安民第一时间就把自己的名字报上去,他虽然不喜欢干农活,人也懒了点,但是开拖拉机他绝对是愿意的。

  可是苏青梨知道在书里苏安民却没有通过县农机站的培训,并没有成为一名拖拉机手。

  第25章

  报名想要当拖拉机手的人很多,大队长和各队的小队长商量以后,决定在大队部进行投票。

  收工以后,村民们匆匆回家吃过了晚饭就赶去大队部开会。

  大队部的院子里,早就被布置妥当了,院子中间放了一块大黑板,黑板旁边还绑着两个手电筒,方便照明。

  虽然说每家只需要户主一个人投票就行,但是大队部还是挤满了看热闹的人。

  女人们手里大都拿着未完工的鞋垫,搬着自家的马扎挤坐在一起说着话。孩子们也把大院当成了游乐场,三五成群的在一起打闹。

  苏青梨也跟着一起来了,虽然知道三叔这一次肯定会选上,但她还是想看看热闹。

  三婶正忙着帮三叔拉票,在她口中,三叔勤劳勇敢、不怕苦不怕累,简直就是生产队的模范代表。

  “我和你们说,我们家安民打小就喜欢摆弄车,家里的地排车、独轮车他推得最稳当了。还有那个自行车,从供销社买来的时候,安民推着车子,一抬腿就骑上去了,骑得可稳当了。就得像他这么聪明的人才能去开拖拉机。”

  一旁有个小媳妇取笑她,“我说巧慧,安民小时候的事情你也知道呀!你俩啥时候认识的呀!”

  周围人都大笑起来,王巧慧却一点都不害羞。

  “你管我俩啥时候认识的,他小时候的事情我没见过,还不能听过呀!”

  几个女人又哈哈大笑起来,王巧慧打断她们,“不许笑,都给你们当家的说,一定要选我们家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