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第27节(1 / 2)





  现在是开明智,将来就说不定了。

  果然,这事情公布之后,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只是最近皇太女殿下的手段极为强横,不管反对不反对,都没用。

  有人就道:“只是在民间开智用的,又有什么关系?殿下应该只是觉得民间目不识丁的人太多了,想了个办法让民间的人识字简单些而已。”

  但是有人却道:“皇太女殿下做事情,每一步都有自己的深意,如今只是在民间推广,那要是将来,这些字出现在朝堂之上呢?”

  朝堂上难道要被这些只认得简体字的庶民掌控吗?

  于是吵吵闹闹之下,京都之人分成两派,整日里在万民广场上斗嘴,辩论,就这样,到了阳春二月,万物复苏之时,他们发现,尽管他们吵,他们闹,但是有些庶民商家,已经开始挂出了简体字的牌子。

  字极为简单,极能容易看懂。

  比如猪,就是一个圈,圈里有两个孔,底下两点,表示脚,看的懂,写起来也极为简单。

  如今,京都说书先生人的馆子里,已经成了识字的好地方了。每出一些字,就会登在报纸上,贴在各处的墙上,给大家看。

  还有人专门的人在那里讲解,问他们,就说是宣传衙门的人,是直接隶属于皇太女殿下的,他们管简体字的事情。

  庶民们将他们看做事活菩萨。然后日常跪谢皇太女殿下的大恩大德。

  ……

  云州。

  二月里,还是冷的很,牛大宝将新买的大皮子衣裳给大妞和二狗子穿上,送他们去京都的马车上,道:“到了地方,就写信回来,爹会找你们先生读,记得不?”

  大妞就点头,还叮嘱他爹,“皇太女殿下出了新的仁政,就是简体字,这是好事情,爹,你记得了,每天回来,再晚也要跟我娘亲一样认字。”

  牛大宝就羞涩而又期待的点头,“我知道哩,知道哩。哎,你小小年纪,别操心这么多。”

  然后又看向二狗子,犹豫的道:“二小子,你到了京都之后,要听你姐姐的话。”

  二狗子本来是没有资格去京都的,但是县令大人却道他将二狗子的事情已经陈书一封,写给了自己的京都好友。

  “到了京都,这孩子就会有更好的眼界,他是个好孩子,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学文不如学武,学武就要从小学起,我认识的人中,就京都的好友最是武艺好,又是校尉,定然能带着你家二小子一路顺意。”

  牛大宝就点头,“这是他的造化,将来是要报答大人的。”

  唐县令就摸着胡子笑眯眯——他当然也是做投资的。做人哪里能不求回报呢?

  他还给两个人改了名字,大妞叫丹朱,二狗叫丹青。

  牛大宝就差跪下来谢恩了。

  唐县令就很得意,这一批去京都的孩子里除掉牛二狗,还有七个好理科苗子。这七个人,他各个家里都给了眷顾,想来,只要出一个能认,他将来去京都的路,就好走很多吧?

  想来就美滋滋。哎呀,美啊!

  他送别这些孩子,然后告别这些孩子的父母,跟富商安家多说了几句话,最后背着手悠闲的去逛街。

  走了没几步,就见一群乌涂人进了城门。

  这是来找事情做挣钱的。过年后,来这里的乌涂人更多了。

  因为要修路。

  皇太女殿下新叫人研制出来的水泥如今已经销往全禹国各处,他们云州是从龙之州,自然是能分到好的,别说胥江了,胥江因为钢铁厂的原因,一直走在众州前面。

  但是修路,就要人。胥江的普通人,也已经不愿意做这种事情了,所以要从外面招工。其中,从邻近国家来的人,是最便宜的。

  乌涂国的人,又是这些便宜里的人,更加便宜点,所以很受欢迎。

  如今寒冬腊月,这些人风里来,雨里去的,也不容易,投资了众多人的慈善家唐县令,见其中一个年纪小的乌涂人看着旁边卖包子的摊子咽口水,便不免心肠软了一番,从怀里掏出十个铜板,递给那孩子,“拿去买肉包子吃吧。”

  那孩子拿着钱,一个劲的摇头,还是旁边的衙役道:“这是县令老爷,给你们就拿着,不要推脱。”

  一群人这才敢收下,等唐县令并两个衙役走了,这才道:“这里的官,还挺好的。”

  他们是乌涂国乡下的人,乌涂国王去年突然发疯了,竟然举国攻打云州,结果云州一反击,乌涂国差点灭国,后来做了禹国的附属国,倒是对老百姓没什么损失,只是吧,经此一役,乌涂的贵人们还能吃上饭,穷人已经不行了,不得不来云州找活干。

  他们村里的人,已经来了一批了,去年回家的时候,就带了很多银钱回家。所以今年,村里的其他人再忍不住,听见要招人的消息就过来了。

  一个看起来年长的人道:“刚刚大人给的银钱,咱们还是留着吧,等以后挣的银子多了再吃包子。”

  年轻人嗯了一声,将银钱递过去给年长的人,“阿叔,你放心,我知道的。”

  他们一行人便立马又马不停蹄的赶往同乡人住的地方。

  一路走,一路不敢置信。

  这里的人,丰衣足食,脸上挂着笑容,儿童跟着老者在街边嬉戏,老人就人人穿着厚厚的衣裳,手里拿着瓜子唠嗑。

  他们还路过了一条小吃街巷子口,那巷子里面飘出来的香味,让年轻人肚子不断的响起来。

  ——他们乌涂国都吃不饱了,怎么并不算远的云州,就能如此的繁华呢?

  这到底是为什么?

  年老的一个人却摸着胡子道:“云州……我年少的时候也来过,并不是这样的,那时候,这里的人,也吃不饱饭。是一年前,这里成了禹国的皇太女殿下分封地,有她带来的便利,慢慢的,一年不到,云州就变成了这般繁荣的地方。”

  原来如此。

  年轻的听见这话,眼睛里露出对京都的向往:“若是她的分封地都是如此,那她自己居住的京都,该是如何的辉煌啊?”

  快行快走,就到了一条偏僻的小巷子里。年老的人按着地址,走到一扇半开的门前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