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第38节(1 / 2)





  于是,便开始累死累活的存银子。

  如此辛苦,每月出去放松一次,总也是使得的。比如,厂里放假的那天,就可以带着孩子和媳妇上街去游玩,这种日子,赛过神仙。

  不过,也有只带着媳妇上街的,比如牛大宝夫妻。

  他们家的两个孩子都出息了的事情,现在谁不知道?都羡慕的很。牛大宝最近也因为认得的鲁字多,做事熟练有经验,已经晋升了管事。

  月银一加,有些不能买的,不能用的,自然也敢买了。

  牛丹朱在读父亲写的信时,便见父亲抱怨了这件事情。

  “你母亲,很喜欢买东西,我说了几句,她便发了脾气,如今自己想着去木州买一批布回来做成衣卖。”

  丹青就道:“母亲会做很多好看的衣裳,说不定赚的银子还比父亲的多。”

  这也是有可能的。在丹朱和丹青的眼里,母亲无论是算账还是人情世故,都比父亲好。

  而在皇宫里的折青,也正看着从云州送回来的折子。

  “如今,云州的荒山也开始住人,不过还是不够,人太多了,于是京郊也不够住了——水泥房子对他们的吸引性很大嘛。”

  她看完,又开始看别的,比如说,有几个世家比较不满意她如今的霸道做法,仗着天高皇帝远,已经开始煽动一些人开始搞反动——已经被沈将军镇压下去了,并且杀了个干净。

  因为如此铁血手段,云州世家们老实了一阵,毕竟他们发现,杀一批后,很快就能补上来一批人。

  这种罕见的补人速度,让他们心神震撼,且又发现那些老实的人家,被发了糖果。

  “打一棒头,自然要给点甜枣吃。”,她道:“我们最近要开的厂子太多了,光是朝廷自己,已经吃不下如此大的饼,可是他们私营,又没有最快的消息和最好的技术,便可以选择跟朝廷合作。”

  “走在前头的人有肉吃,走在后头只能喝汤,他们又不是傻子,自然要跟着朝廷走。”

  禹皇嗯了一句,将云州的折子放下,又拿起青州的。

  “青州的棉花快收完了。”

  九月,晚棉也收完了。

  “将士们的冬衣要开始制了。”,折青在纸上写上一批,“第一批棉花,除了指定要卖出去的,其他的都用来给战士们做冬衣。”

  禹皇很是欣慰,又问:“青州的棉花今年卖完了吗?”

  自然是卖完了。如今禹国的东西,是多少商人都来抢购的。各国的商队早早的就得了消息,说是禹地的棉花比晋地的还好,便宜,禹国如今又好像一个良好品牌,禹国出品,必属精品,所以禹国产棉的消息一传出去,就吸引了无数商人。

  再者,在这个粮食短缺的时代,青州的农副产品,也引起了许多人的抢购。

  说到这个,折青开始向禹皇要能人。

  “儿臣听闻,吏部的张弛,喜欢在家养猪?不瞒父皇说,儿臣找人查过他,知道他对养猪造诣颇深,别人下值回家莫不是读书喝酒,他回家,只喜欢研究养猪,许是在吏部,他受人耻笑,但是在儿臣这里,他绝对算是人才。”

  而且,此人对她留在万民图书馆的《养猪大全》很有兴趣,如今已经试着按照书上写的,养了半年了,成功的因地制宜试验出了给猪吃的饲料,那猪,养的白白胖胖。

  此等人才,不抓来养猪,实在是可惜了。

  禹皇疑惑:“你是想调他去……养猪?”

  对,让他养很多很多的猪!猪肉,比起其他的肉来,一直都是畅销品,不过在如今的时代,七国的农家倒是都养猪,但是也只养一头两头,毕竟农家每户人只有那么多,养多了,便也不能顾上其他的庄稼等。

  不过,要是有人专门养猪,一州有一个专门的养猪厂,倒是能解决很多问题——至少,猪肉是不会少的。

  于是张弛被叫进宫,听皇太女殿下对他道:“你要养猪吗?”

  张弛:“……”

  他没想过啊。

  虽然他这点爱好总是被人嘲笑,他依旧养猪不怠,跟猪猪相处出了感情和一套养猪的心得,不过,他也没想过放弃十年寒窗读书来的官位,去养猪啊?

  那他的孩子,他的一家,都会因为他被耻笑。

  就算是皇太女殿下,他也有点不同意。折青就知道会这样。张弛好歹算是官二代,他爹虽然死了,但也是禹皇时期的状元郎。

  他家到他这里沉寂了十年,因为他考中了进士才算又兴旺起来,哪里肯去养猪?

  所以,她专门请了周鑫周院长过来。

  周院长的嘴巴,是能忽悠来媳妇的,想来忽悠一个张弛也不在话下。果然,就听周鑫笑眯眯的道:“羽之啊,此养猪,非彼养猪。”

  张弛,字羽之。听闻这个字是他的师长给他取的,说的就是他这个人相貌好,有羽落凡尘之美。不过,如今美少年已经成了美大叔,还爱上了猪。

  张弛:“不管是什么猪,我都不想养很,我只想养我家那一两头就够了。”

  废话!他可是吏部的啊,管的是升迁,如今让他去管猪的生死?这差别也太大了。

  折青就想,她只是让他提供技术顾问,养猪的事情,自然有其他人去负责,但是周鑫朝她摇了摇头,道:“羽之啊,你啊,别将养猪看的太俗,如今,你看沈家郎君,他的身世不比你差吧,还每天下田呢。”

  “这养猪呢,就跟种田一般,谁都能种,谁都能养,但是,你看看古今,谁能像沈家小郎君一般,种出亩产那么多的稻米,谁能像沈家郎君一般,让青州,直接活了过来。那是种田吗?那是给了万千百姓一个活命的机会。”

  “而今日,你跟沈家郎君,有了同样的机会——羽之啊,我依旧要说,此猪非彼猪,既然有了这个机会,你要是答应了,殿下自然会跟扶持沈小郎君一般扶持你。”

  “你想想,你在吏部,升迁到吏部尚书,又能如何呢?这机会你要是拿住了,就是青史留名——畜牧部,一个专门为你建立的部门,你是部长——怎么样?你要是拒绝,这个部长的机会,就没了。”

  张弛就被说的心痒痒了。

  畜牧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