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1章 一厂之长(2 / 2)


马厂长的心情顿时也变好了一些。

这时,阿姨还没做好饭,许母和董香香凑在一起聊了食品厂和马文梅的事。

谢三也和马厂长坐在一起闲聊。刚好,这时电视里也在报道三角债的危害。

一时间,马厂长再也维持不住原有的轻松自在。他沉着脸半响无语。

谢三也是心细的人。这么多年下来,他早已了解马叔的性子。于是,就开口问道:“马叔,该不会您的厂子里也有三角债吧?”

马叔苦着脸,一碗茶喝下肚里,这才稍微平静了点。

他本不愿意跟谢三说起这些烦心事。只是,谢三这个女婿实在是个可靠又能干。

上一次,也是谢三提议由城西糕点厂给八珍斋加工点心,才化解了那时的危机。也正是有了这一部分收入来源,城西糕点厂才得以能支持到今天。

看着谢三那双仿佛能看透一切的双眼,马叔叹了口气,还是决定把肚子里的苦水倒出来,跟这个女婿聊聊。

他也没打算让谢三帮忙想办法,只是觉得厂子闹成这样非常可惜。不管怎么说,他在城西糕点厂已经工作了十多年。

曾经在城西糕点厂走向辉煌的时候,上级也想过要调马厂长进一步往高了走。

可那时,马厂长已经对这个厂子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再加上,他把家就安在昌平了,有老婆有孩子。他实在舍不得离开。所以,放弃了进一步的机会。

可惜到了现在,他却无力继续守护这家糕点厂了。他甚至担心,倘若他们厂子破产了,那几百个工人可怎么办好?

马厂长忍不住对女婿打开了话匣子。他觉得此时此刻,他需要的是一瓶酒。

可谢三思来想去,忍不住对岳父说道:“那如果有人愿意承包,或者入股城西糕点厂呢?您觉得这样可行么?”

前几年,新闻就曾报道过,私人承包国营造纸厂,使得造纸厂重新焕发活力的事迹。

所以,马厂长听了谢三的话,顿时眼睛就是一亮。但是很快又再次暗淡下来。

倘若是别人提出这个要求,他倒是想强求一下。可是,正因为面对自己的女儿和女婿。他才不愿意让他们接手这个烂摊子。他自己也不知道三角债到底什么时候能理清楚。

“谢三,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也知道你们两口子赚了不少钱。可是,有钱也别用在这事上面。城西糕点厂就是一个大坑。三角债解决不了,再怎么往里添钱也是白搭。”

谢三却又问:“那么,倘若不依靠从前那些销路呢?城西糕点厂负责生产,我们八珍斋负责销售。这样根本就不牵扯到三角债,总该可以了吧?”

马厂长却说:“可是,你们在沙河已经办起来两个厂子。哪里又需要城西糕点厂完全生产八珍斋的糕点呢?”

谢三对马厂长说:“香香不会满足只有这些家店,我们总要继续扩大店面。况且,岳母的瓜子厂也需要人手。”

马厂长听到这里,终于没有开口说话,而是陷入沉思之中。

被谢三这么一说,他还真觉得这个方法可行。

一家人在一起,和和气气地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饭。

饭后,马叔干脆就拉来董香香、许母、谢三一起谈这件事。

许母这才知道,她丈夫这些日子居然这么煎熬,顿时眼圈就红了。马叔忍不住默默地拍了拍她的手。许母的情绪这才稍微好些。

再一听说,谢三他们想承包城西糕点厂,许母又忍不住有些担心,生怕女儿吃了亏。她直言不讳地开口道:

“这两年总说摘红帽子,你们这么贸然承包国营厂真的好么?会不会落得我那样的下场?”

董香香摇了摇头,跟母亲解释道:“那倒不会。承包国营厂就像承包队里的田地一样,到时候,城西糕点厂就由我们接手了。就属于国有民营企业。可以承包租赁,股份合作。”

她又详细解释一番,许母这才稍微有些明白了。

几人又就细节,反复推敲了一番,最后都觉得承包糕点厂可行。

董香香准备回去,再找人详细咨询一下。

此时,马叔心里有了着落,也终于放下心。

他们打算承包也不急于一时,做好准备,在最合适的时候,再承包城西糕点厂。马叔这人正直,他自然会竭尽所能为厂里的员工们谋算。只是他也不并想让女儿女婿吃亏。于是,就希望能有个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