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零一章 驱逐秦使(1 / 2)


第一百零一章 驱逐秦使

邯郸,赵国王宫。

赵迁放下手中那卷从咸阳送过来的国书,嘴角不由得勾起了一丝讥讽的笑意。

十城相换?

秦王还真是好大的手笔啊!

不过……你们秦国王室,真的当我们赵家人都是傻子了吗?

在前世,那怕是牙牙学语的稚子,恐怕也知道“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等一系列的故事。

秦王嬴政的太爷爷,秦昭襄王看中了赵国手中的和氏璧,许诺当时在位的赵惠文王,愿以十五城交换和氏璧。

秦国势大,赵国不愿意因一块玉璧与秦国交恶,便欣然应允。

结果秦昭襄王交割十五座城池是假,赚取和氏璧是真。在昭襄王拿到和氏璧之后,便拒绝向赵国交割十五座城池。

亏得蔺相如临危不乱,不惧秦王淫威,偷偷将和氏璧送回赵国。

否则,和氏璧之事,势必会成为赵国这百年来的屈辱。

到了现在,不过才区区五十余年的功夫,秦国就想来一个故技重施,以十座城池诈取樊於期的性命。

如果现在的赵王,还是那个幽缪王的话,说不定就傻乎乎杀了樊於期,拿着樊於期的人头准备去秦国领赏呢。

可是现在的赵迁,又怎么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樊於期从秦国冒着生命危险,千里迢迢来投奔赵国。

如果杀了樊於期,无疑尽失天下人才之心。

从今往后,各国人才还有谁敢前来投奔赵国?

亲者痛,仇者快。

从赵国的角度来看,杀了樊於期,除了会让秦王嬴政心里舒服之外,百害而无一利。

可如果在秦王嬴政全天下发出悬赏樊於期之时,赵国却顶着压力,收留并且重用了樊於期。那无疑就会给天底下无数旨在抗秦的仁人志士一个明确的信号。

赵国,是有着坚定不移的抗秦信念的!

如此一来,定会有无数的人才蜂拥来投。

比如,学会了《太公兵法》的张良……

不杀樊於期,赵国不但会获得樊於期这样的将才,同样还会赢得天下抗秦志士的人心;杀樊於期,损失掉樊於期这位秦国名将不说,还是失去天下抗秦义士的人心。

孰轻孰重,如何决则,相信三岁小孩都可以决断。

“秦王可有诚意乎?”赵迁抬起头,一脸微笑的看向站在自己案前的秦国使者说道。

“我王在贵国出生长大,对贵国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因此与贵国交易,自然是饱含着诚意的!”使者微微前身,隐藏住那满脸的傲然之色,故作谦卑的说道。

一听使者这话,赵迁差点没有笑出声来。

秦王嬴政在赵国出生长大不假,但对于赵国,恐怕不是深深的眷恋,而是发自内心的刻骨仇恨。要不然,前世秦军攻破赵国之后,秦王嬴政也不会把当前欺负过他们母子的赵国权贵,一个个找出来翻旧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