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六章 取城之议

第九十六章 取城之议

“我知你二人会错我意,一时难以理解,懿对主公忠心天地可鉴,绝无二心,之所以提议攻取平都,乃另有深意,可不是想违抗军令。”

吴懿不想让人误会,不然关系出现隔阂会导致内部不团结一心,间接也会影响战事成败。

“何意。”黄权问道。

“至于何意,懿一时难以说明,待我问几个问题你等便会理解。”

吴懿本就不善言辞,一时词穷墨尽,到是能让人理解。

“子衡,你以为蛮人战力如何。”

蛮人战力如何,经过几场战役的黄权最为清楚。

“蛮人残暴野蛮,不畏生死,战力非凡。”

吴懿点点头,蛮人情况他也清楚,也深有体会,所以对于黄权的回答,也在他预料之内,不过他问题还未问完,于是又问道。

“若是主公兵力与李虎蛮军兵力相当,两军又在陆地之上力博,你认为胜负几何。”

这是个矛与盾的问题,蛮人个体实力强劲,靠着一股勇不可挡的气势,而汉军集体配合强大,靠战阵和武器相辅相成,若两军交战,胜负如何,估计无人能预料。

“五五之数,胜负难以预料。”

“懿还有最后一问,若主公与蛮人兵力相等,而李虎占据城池,我军若是攻城,那胜负又是如何。”

凡知兵者都会知晓,攻城战难度最大,若无几倍人马根本毫无胜算,对于这点善于军略的黄权岂会不知。

“此战必败。”

说完后,黄权付之一笑,因为他听到现在,其实心中已会意,吴懿所问意指江州最后一战。

“子远之意,权已明理,蛮人勇力可嘉,但有勇无谋,李虎虽占据江州,但主公可设计引出,在合力击之,只要我等齐心协力,舍生就义,就能战无不胜,届时蛮军必败。”

对于黄权的回答,吴懿不甚满意,因为他只是大致说了下形势,并无说明重点,尤其是如何引李虎出城,更只字未提。

“子衡之言,不无道理,但懿有一事不明,不知可否为懿解答。”

“但说无妨。”

“懿知子衡乃主公精囊妙袋,常为他出谋划策,排忧解难,若大军行至江州后,不知子衡有何妙计,引蛇出洞。”

若要与李虎对决,必先引他出城,而吴懿所问刚好直指要害,不过对于这点,黄权心中早有对策。

“权可出疑兵之计,届时建议主公分兵三千在城外驻扎,大军在外埋伏,李虎见兵少必会领兵出城攻之,到时三千人马诈败而逃,李虎必追,待引至埋伏之地,在全军出动,一举灭之。”

不亏是黄权,善于军略的他深谋远虑,计策甚多。

“子衡之计甚妙,可谓环环紧扣,但某听严君所说江州城十里范围地势宽广,可无埋伏之地。”

黄权本是阆中人氏,江州地势他不甚了解,也不足为奇,在者此时又无地图,黄权估计错误,到是情有可原。

“严君本是江州人也,既然出自他口,那必定属实,不过如此,那江州战事倒是棘手。”

对于棘手这一点,吴懿当然认同,毕竟蛮人战力非凡,众所周知,与他们发生战斗,只能智取不可力搏,如前几次战役刘璋都是靠埋伏才能取胜。

“何止棘手,若不能埋伏,那只能力敌,我军与蛮军兵力相差无几,若与之力搏,只怕胜负难以预料,子衡可别忘了懿的第二个问题。”

吴懿所问的问题,黄权当然记得,不过对于这一点他也毫无办法,这让他有些沮丧,倒是吴懿今晚表现到让人刮目相看,黄权见他气定神闲的模样,心中猜想吴懿定有计策,于是问道:“子远之言倒语出惊人,在下佩服,既然江州之事权以无计可施,不知子远可有妙计。”

“妙计到无,想法倒有一个。”

吴懿也是无奈,这个想法他刚才便提过,只是无人理解摆了。

“是何想法,权洗耳恭听。”

“攻取平都。”

“平都。”黄权先是一愣,随即想到一种可能,于是问道:“子远如此执着攻取平都,该不会想引李虎领兵来攻。”

“正是,若是我军攻占平都,李虎知晓必会暴怒,见我军兵少定会领兵来攻,届时,我等可写信向主公求援,道明缘由,在举全城之力,仗着城高墙厚,来抵挡李虎,只要主公行动迅速,抓准时机,趁李虎久攻不下之时,直捣黄龙,我等在里应外合,两军左右合击,一举便能灭之众蛮。”

吴懿道出心中所想,这个便是他绞尽脑汁,想出对应之策,只不过吴懿对策略方面有些不足,所以他不敢肯定是否可行。

对于军事策略方面黄权比较擅长,吴懿这次所出的计策,他能分辨优劣。

“子远,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权思来想去,觉此计策甚好,若是成功定能一举消灭蛮人,不过此计环环相扣,实行起来难度甚大,权身为主谋,虽才智卑微,但也会竭尽全力,助你一臂之力。”

“哈哈。”吴懿哈哈大笑,黄权敏于军略,有他相助如虎添翼,见他如此配合,吴懿心情大好。

“子衡真乃明理之人,能与你相交真乃幸事。”

两人相视而笑,这次的默契让两人好感加深,不过恭维的话说的太多也会变味,于是吴懿言归正传。

“虽说此计策可行,但要引出李虎,必先攻占平都,此城兵力虽少,但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只得智取,不可力敌,不知子衡有何妙策。”

虽然吴懿突发奇想,也能想到策略,但不代他能计策百出,所以大部分还是要依靠身为主谋的黄权。

“取此城并非难事,蛮军耳目知我军动向,此时平都城定戒备森严,不易取之,若想取城,必先等其放下戒备,才有趁可机。”

听黄权如此说,吴懿面露急色。

“如此说想取平都,需耐心等待,只是我等时间紧迫,若时间一长,只怕夜长梦多,江州之事有变。”

“非也。”黄权摇摇头,然后又接着说道:“子远只需明日命令大军行军之时,往平都饶城而行,在往积县方向前行四十里后在扎营于此,待到夜晚三更半夜之时,大军便可弃营,轻装夜行返回平都,在埋伏于城下两侧,城内守军以为我军以绕道前往积县,便会放松警惕,只需等待清晨四门打开之时,可命两百铁骑率先夺门,大军在后杀出,只要行动迅速,此城必破。”

吴懿两眼放光,越想越觉得此计策非常之好,于是决定道:“这偷梁换柱之计甚妙,明日就依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