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35章 大发展(2 / 2)


太子之位本来就已经是被架在火上烤,又怎么可能主动给人留下话柄呢。

虽然将闾和士族已经被压制下去,但小心无大错。

天知道那些兄弟们会不会出一个善于隐藏的,在关键时刻给自己致命一击!

秦轩现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要充分发展苟且之道。

飘了,就离坠落不远了!

所以,在真正掌控大权以前,是不会有大变革的。

当然,秦轩对商业发展是极为看重的。

尤其是始皇帝修建链接全国各郡的驰道,如果放着不用那未免太可惜了。

如果把驰道加入到商业的流通发展中,必然能让大秦的商业更加发达。

大大提升朝堂的税赋!

所以,为了鼓励商业发展,在纳税到一定金额的时候,可以奖励丝绸的衣服。

那穿出去,就有面子了!

毕竟,商人纵使再有钱,也买不到,买到了也不敢穿丝绸衣服的。

如果有了纳税奖励,就等于是官署同意特批。

准许穿奖赏的那一件丝绸衣裳。

可以预料,将来等到商人们聚会的时候。

如果谁能够穿上一件丝绸衣裳,必定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更能显示其与众不同的身份!

也代表了官署的认可!

就更后世辫子朝若是谁能被赏赐一件黄马褂,那是莫大的荣耀!

如此一来,也等同于是官署默认提升了商人的地位。

只是用奖赏来和规范来充作一块遮羞布罢了。

看起来并没有特别提升,但在一件看似不起眼的衣裳赏赐问题上,却反映了朝廷的态度。

能够大大推动商业发展的积极性!

大秦目前是物资匮乏,秦轩不介意百姓们按照正常流程申报,建立一个个小作坊。

以让物资更丰富,也能拉动经济。

对目前的大秦来说,是不可能出现产能过剩问题的。

哪怕大秦境内达到了饱和,那不是还有胡人,还有西域么!

所以,随便敞开了生产,压根不愁没地方卖!

更何况大秦的丝绸和陶瓷这些都是独一家的买卖,在西域各国更是供不应求!

有人生产销售,有人花钱,税收自然也就高了。

当然,前提是必须合法合规,做出的东西还要合格。

秦轩不介意山寨,只要产品合格就行。

山寨,并不代表就能无下限!

当然,山寨仅仅是暂时的。

在解决了大秦物资匮乏之后,就会转型鼓励研发。

只有不断研究摸索,才能不断进步。

一味的山寨,永远无法超越!

在朝廷一道道鼓励商业和农业的命令下达,秦国变得热火朝天起来!

随着大秦的经济足见走上正轨,远在岭南的始皇帝也收到了关于兵变事件的具体奏报。

为了真实还原了解事情经过,连当日朝廷之上的记录都给调了过来。

从收到消息,到派人了解详情归来汇报,再命人前往咸阳取来记录。

即便速度再快,也硬是花了两个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