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七章:习文练武(2 / 2)


在寓教于乐的同时,把纪律灌输下去尤其重要。

黄毅开始讲课讲故事前都会大声喊口令:“全体起立!立正,稍息!”

“向右看齐、向左看齐。”

“需要发言的举左手。我同意了,立刻起立,高声说话!”

刚开始有些乱糟糟,接下来就一天好过一天,然后变成了习惯成自然。

汉民们得到了解放,互相之间熟络起来。

黄大智、黄大勇、齐大山等等已然被二百多汉民当做领导,有什么疑问都请教他们。

大家议论得最多的是以后靠什么过日子?

汉人对种地情有独钟,对颠沛流离的放牧生涯深恶痛绝。

为奴的汉人们都渴望拥有几亩田地,养几只鸡鸭,喂一口猪,种些蔬菜……

他们经常谈论以前在老家的日子,说以前靠什么过活,于是乎,齐大山发现了一个同行。

这人名叫蓝进魁,以前是明军的随军铁匠,因为不愿意为建奴打铁,所以隐瞒了会铁匠手艺。

齐大山和蓝进魁有共同话题,只是遗憾没有精铁,要不然他俩肯定愿意为黄毅精心打制出几杆鸟铳。

这两个人都知道明军鸟铳质量堪忧的原因是上面层层克扣,底层的工匠偷工减料。

他们敢拍胸脯保证,只要铁料给足了,他们打制的鸟铳哪怕装填的火药量超过定额两成,也不可能炸膛。

齐大山和蓝进魁都在建奴那里、蒙古部落为奴好几年,很了解建奴、蒙古人的战斗力。

他俩觉得汉人跟建奴、蒙古人比骑马射箭太吃亏,就应该用鸟铳、弗朗机炮、红夷大炮跟他们干仗。

黄大智、黄大智、齐小山等等都跟着黄毅习文练武,早就听黄毅说过以后要让他们学习打枪、放炮。

因此他们也喜欢谈论怎么打制鸟铳,怎么验看鸟铳的优劣,都渴望能够拥有一支。

他们还付诸行动了,已经收集到了十几斤废铁。

只可惜齐大山和蓝进魁都说鸟铳不能全部用回炉的废铁打制。最好是用苏钢、闽铁,实在没有也得用上等精铁。

他们还说打造的鸟铳是留着自用的,人命关天,一点点都马虎不得,宁可没有,也不能拿着一杆样子货糊弄事儿。

黄毅在这些汉人目中是文曲星下凡,是高不可攀的存在,反而没有谁主动找来说话。

唉!消灭阶级仅仅是说说而已,根本做不到。因为最起码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区分。

人根据见识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身体素质的不同,差别蛮大的。

天下大同只能是口号,谁都做不到。

黄毅没有刻意嘘寒问暖做出一番亲民的嘴脸。

他觉得那些人敬畏自己乃是好事!

跟文盲讲太多道理还不如塑造一个神让他们盲从。

他教所有的汉民识字,培养大家的纪律性和服从性,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权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