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十三章:白手起家(2 / 2)

此时不可能造得出机关枪,谈不上火力,但是完全可以用黑火药进行爆破攻坚。

马贼山里的老巢黄毅都仔细研究过,都有易守难攻的险要。

如果有足够的火药用来爆破,夺取马贼、山贼的老巢能够大量减少伤亡。

纵然黄毅已经有了一千多人口,也舍不得哪一个做无谓的牺牲。

多买些火药装酒坛子里填充一些石子做成土炸弹。

打马贼老巢面临攻坚时,由刀盾手举着铁盾掩护着投弹手接近,在离山贼寨墙十几米时点燃导火索扔出。

这玩意儿造成的杀伤区区马匪、山贼哪有可能承受得住?

现在黄毅拥有的汉民、蒙古人减去年纪太小的孩子,身体太差的老人,能够在守土时成为战斗力的人数不低于八百。

附近的几伙马贼在黄毅观察他们的同时,也在观察根据地。

黄毅其实已经发现过很多次,但是为了不打草惊蛇,也是为了在立足未稳前少结仇。

所以黄毅仅仅是驱离,没有花心思俘获马贼的探子。

打马匪山贼的大计划开始后就不一样了,只要在根据地周边发现鬼鬼祟祟的陌生人,一概抓起来慢慢拷问,胆敢拒捕,格杀勿论。

根据地热火朝天的景象,几百人列队、跑操、训练突刺、射箭、投枪的场景,马贼肯定瞧在眼里了。

他们是绝无可能下手抢劫简直是全民皆兵而且人数远大于他们的群体。

即便如此黄毅出门时也得留下几个真正的蒙古骑士,留下一半能打的汉民。

左光虎、黄大鹏、额逊扎钦、杜姆布、鸦莫帛里、固布尔等等装备铁甲且战斗经验丰富的精锐留下。

赵勇、李万全包括他们训练的三十火铳手全部留下。

带上黄大智、毕大喜,但是他俩领导的九个青少年山民弓箭手留下。

那是因为这九人骑马的次数太少,没有骑术。

毕大喜不一样,他小时候是经常骑马的,因为毕自通逃来山里时拥有一匹战马。

后来这匹战马老死了,勉强能够生存的毕自通家再也没了马匹。

如果根据地遭遇攻击,留守的黄大鹏、汪柏山、左光虎等等能够组织起几百人马进行反击。

估摸着附近的马匪山贼结伙而来都讨不到半点便宜。

黄毅出发了,带上了一百五十人。

包括智、勇、双、全、章东、岳慕飞、虎啸川哥儿俩、察喇合、格尔达、郎格哈等等有十一位铁甲骑士、有六十一人装备了皮甲或者棉甲。

为了能够多装运粮食和精铁,带上了二百七十匹战马、驮马,拉上了一百二十辆大车。

赶在春耕前去张家口一趟的目的是争取再购买、交换一千石麦子,一万斤精铁、一千斤火药,如果有可能,鸟铳或者鲁密铳甚至于抬枪都想买些。

还有几个比较重要的事情。

购买蔬菜瓜果、蚕豆、花生、葵花等等农作物的种子,大量购买毛竹。

毛竹不值钱,只不过关内到处都是的毛竹林关外却没有,烤干劈开成条状的毛竹,做些防腐处理,以后是当做混凝土加强筋来用的。

还有一个想法这是不知道能不能实施。

黄毅喜欢看历史书,最喜欢看明末的资料,知道明朝万历年间福建就有人种植红薯、马铃薯、玉米。

当然,这些农作物在明朝不是叫这个名字。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徐光启已经在京畿之地试种出了这些新农作物。

明末官宦真的是人少畜牲多。

徐光启应该是难得的亮点之一。

他不仅仅博通古今,还是开眼看世界的大科学家,他培植新农作物根本不是为了谋利,而是真的想造福亿万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