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十四章:军功能救命(2 / 2)

如果是在三个月前,李维达想请耿章光喝杯酒都不容易,封疆大吏的嫡长子又有功名在身,尊贵得很。

李维达不可能通过科举入仕,只能做个大商贾。

封建王朝的商贾必须手眼通天,跟官员交好是必须的。

耿如杞下狱不能说明什么。

大明朝的官场有意思的很。

今天阶下囚,明天封疆大吏的文官,昨天还在坐牢,今天统御数千、数万兵马的武将多了去了。

耿家出事了,此时予以援手简直是雪中送炭,真的协助耿家翻了身,以后的回报不可限量。

李维达当然愿意帮帮忙。

他知道耿家此时有多么急迫,不敢把话说过了头。实话实说道:

“不瞒耿兄,去年十一月份,我确实弄来几十建奴、鞑子首级。

只可惜能打建奴、鞑子的那位好汉行踪不定,没法联络。”

耿家乃是大族,耿如杞有四子三女,老大耿章光、老三耿章华是嫡子。

他俩其实并不能肯定李维达能够弄到建奴、鞑子的首级。

完全是因为形势严峻,家里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仅凭道听途说李家管理张家口商号的东家李维达能够弄到建奴、鞑子的首级,就本着试一试的想法找来了。

病急乱投医而已,没想到李维达很爽快的承认了,俩人都很高兴,耿章光道:

“李兄,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用心找那好汉,总能找得到的!”

耿章华比耿章光小六岁,今年二十一,也是秀才公,但是他的成绩远不如兄长,没什么中举的信心。

他是个好动的性子,从小习武练习骑射,自认为弓马娴熟。

他道:“那位壮士能够获得那么多建奴、鞑子的首级,手下人马肯定不少,动静注定小不了。

烦请李兄告知那位好汉活动的大致范围,我明日就带上几个家丁去寻找。”

耿如纪乃是封疆大吏,手下当然有不少军事技能强的家丁。

绝大多数充当护卫的家丁比较能打,他们只认家主不认朝廷,为了保护家主敢于死战。

这不是虚言,明末的巡抚比后世的省高官权力大多了,简直是军政、民政、司法一把抓。

如此有权,在贪腐成风的大明,理所当然能够捞很多银子。

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有心腹之人可用,肯定要豢养家丁。

耿如纪的家丁都是来自于山东聊城耿如纪的老家,绝大多数是家生子、耿家佃农的子侄。

家丁们的战斗力是不是很强大没法知道,因为他们没真真正正战斗过。

但是可以肯定,他们的忠诚度不成问题。

所以耿章华想带上十几个最强壮的铁甲家丁去寻找能够打建奴、鞑子的好汉。

这其实也是文官武将贪腐的主要原因。

豢养家丁是很费钱的,月钱不低于二两银子,一个月的吃用至少得一两银子。

逢年过节的打赏,一年四季的衣服等等,养一个家丁怎么着一年也得花费四五十两银子。

家丁武卒的花费更多,装备铁甲、武器就得六十两雪花银,一副质量好的弓箭也得十几二十两银子。

豢养几十上百家丁的官宦很多,他们的俸禄不够看的,银子从哪儿来?

理所当然要处处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