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一百四十八章:底线(2 / 2)

归根结底就是他们有火枪,人人都能够娴熟地使用火枪。

口外拥有广袤的土地,有跟印第安人的战斗力、装备相差无几的游牧名族。

如何立足?当然是全民皆兵。

所以黄毅的根据地也大量使用火枪,接下来就会打制鸟铳、鲁密铳多多益善。

要求十岁以上,不分男女都要练习射击,以后还要进行考评,射击动作娴熟、射击成绩名列前茅的予以提拔,给予荣誉、发给实物奖励。

这两天耿家可热闹了,黄毅成为了热议的话题。

这当然是姨娘大讲特讲相貌堂堂文武全才的黄毅如何英雄了得,如何志存高远。

她已经把黄毅看做女婿了,殊不知耿章光仅仅是提了提而已,黄毅根本没给予答复。

但是明确答复不可能入关来当武官!

这其实是黄毅的底线!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大明是以文制武。是文官管理、调遣武将,下拨粮饷。

所以袁崇焕这位只会吹牛逼没本事斩杀一个后金军大将的蓟辽总督,却有本事杀了大明的一镇总兵官毛文龙。

袁崇焕能够在毛文龙的地盘上杀了毛文龙,不是袁崇焕有本事、有魄力。

而是充分说明毛文龙对大明朝忠心耿耿,打心里没防备朝廷,根本想不到袁崇焕会矫诏,会杜撰十二当斩谋杀一直在坚持敌后作战的总兵官。

黄毅为了得到大明的支持,方便日后能够从山陕弄大量人口,所以一定要担任大明的武官。

却又要保持独立自主做到基本上不服从调遣,所以在翅膀硬了之前尽可能不入关。

这里还有一个大好处,用不着跪来跪去。

黄毅是个现代人,哪有可能习惯下跪见上官?

入关了,以黄毅的官位,必须跪见的官员多不胜数,岂不是变成了磕头虫?这个黄毅怎么受得了?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黄毅知道历史发展的轨迹,接下来的大明朝每况愈下,山陕将要乱成一锅粥。

入关当武官,一个调令,让去陕西剿杀流寇,去还是不去?

去了,就得屠杀饥民抢粮食,否则,自己的军队就得饿肚子。

只需一两年而已,这队伍就会变质得比流寇还要坏,人人唾弃。

这是有前车之鉴的,历史上被讥讽为“贼将军”的左良玉就是如此,刘泽清、贺人龙、黄得功等等明军将领,哪一个不是双手沾满了无辜百姓的鲜血?

他们是天生的杀人魔王吗?

不是!绝大多数是形势所逼,他们如果心存善念,就是他们先死。

所以黄毅不想入关,最起码在力量不足以左右局势之前不能。

那么穷的陕甘宁边区能够成为根据地,张家口外的矿藏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好多了,为何不能?

这一带原本是窝囊废末代“顺义王”卜石兔的地盘,现在是志大才疏的“送妻王”所谓的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的势力范围。

这两位都没啥了不起,最大的敌人依旧是盘踞辽东d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