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一百八十一章:小流域治理(2 / 2)


根据地待遇最好的是军人。

要养一支强军需要大量钱粮。

没有税收的支持肯定不行!

后面是不是能够健康发展,取决于根基牢不牢靠,所以需要一座坚固的城池。

现如今城池的四面单墙都修好了,防御力比经不起火攻的木寨墙强太多。

南城门楼子正在修建中,霜冻来临前就能完成。

黄毅没修官衙和府邸,依旧是在北城门楼子居住、办公。

南城门楼子修成后,又能多出两三千平方米的办公楼,在不讲究排场的情况下,地方勉强够用。

民居、集体宿舍正在紧锣密鼓修建中,本着艰苦奋斗的基本原则,住宅不可能宽敞,但是要保暖。

要做到入冬后没人住地窝子、帐篷、蒙古包。

能够容纳七八百人开会、学习、看演出的大礼堂基本完工,粮库已经完成了五个筒仓,还有五个正在建造中,秋收时存粮五万石毫无压力。

开了春完成春耕后还要修建筒仓,根据地必须实行粮食储备,以后存粮要保持最起码能够耗用一年。

鲁密铳、鸟铳的月产量上个月已经提高到七十几杆,齐大山、蓝进魁表态这个月产量肯定超过一百杆,年底前能够达到月产一百二十杆。

燧发枪在这个时期叫做自生铳,根据地一直在研发、试制,负责人是齐小山。

只不过试验品的发火率太低连五成都达不到,没法量产列装部队。

找出问题,不断改进正在进行中,黄毅的要求是发火率不得低于八成。

齐小山已经能够写五六百字,看得懂黄毅绘制的图纸,也在学习绘图。

他经常和汪柏山、张氏、赵勇、李万全等等一起打燧发枪,打报废某个零件换上改进后的继续打,一直打到枪管报废。

他和赵勇、汪柏山等等都觉得燧发枪比火绳枪方便实用,都在寻找发火率低于一半的弊端,希望早日能够打制出发火率高于八成的产品。

他们都看过试过那支独一无二的米尼枪,惊叹那打火用的转轮。

齐小山、蓝进魁等等当然希望仿制出这种发火装置。

不仅仅铁匠、木匠集思广益,能够加工玉石的珠宝匠也参与,只可惜仅仅是做出个样子货,转十次只能有一两次打出火星。

这发火率还低于燧发枪的燧石撞击发火装置,所以放弃了。

在黄毅亲自指点下,铸造火炮的模具已经完成了两副,分别是三磅跑、六磅炮。

之所以没开始铸炮,是因为刘汉、齐大山等等心里没底,大家都等着黄毅回来一槌定音。

黄毅对照手机里的资料检查自己设计可循环使用的模具后,没发现明显错误。

这种模具是用十八块钢铁模块组合,内壁搪石英砂,使用过一次后,第二次使用前继续搪石英砂即可。

他让刘汉、蓝进魁等等大胆尝试采用中空模型,在其中导入冷却水,使铁质炮管自内向外凝固的铸炮方法,不要担心失败,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