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一十六章:一片狼藉(2 / 2)


这种推断究竟有没有理论依据黄毅不去考证,反正根据地是新诞生的政权,是黄毅一言九鼎的领地。

在这里不存在水火不容的阶级矛盾,没有土地兼并,永远杜绝高利贷,以后会由根据地政府开设银行经营借贷。

政府放贷不可能是那种吸血鬼般的九出十三归。

根据地政府必须严厉打击任何形式的高利贷。

民不举官不究不适用于放高利贷牟取暴利,一经查实,罚得放高利贷的倾家荡产。

政府的钱庄掌握借款利率月息不高于百分之一,年息至多百分之十二。

反正黄毅充满信心, 根据地具备发展农业、畜牧业、工业的基本条件,还紧靠商业发达的张家口。

这方水土养七八十万人口毫无压力。

这不是盲目自信,后世张家口地区长城外的地方,包括内蒙古靠近张家口北的地区,总人口好几百万。

不仅仅粮食、肉类做到了自给自足,还大量外销。

只要根据地拥有了几十万人口,选拔训练出两三万忠诚的战士成为了可能。

兵不在多而在精,战士的家小在根据地工作、生活,当然能够和根据地荣辱与共。

再有黄毅刻意引领军队实现火器化,军队后勤保障全部实现骡马化。

面对拥有强大机动力,强大火力的两三万根据地人民军,当今世界没有哪支军队能够撼动。

黄毅到来之时,赫丹巴特尔营地已经硝烟散尽,只留下一片狼藉。

营地外光熘熘的无头尸体堆了好几大堆,数量恐怕上千,还不断有装满大车的无头尸体被推出来。

那是赫丹巴特尔知道黄毅能够用人头换到大明的粮食和银钱,吩咐麾下扒光敌军尸体的衣甲之时,顺带着割下脑袋瓜。

得知黄毅来到营地,赫丹巴特尔连忙带领所有的头领出迎。

正在忙碌的族人们也纷纷放下手上的活儿往营门口涌来。

他们中有不少人没见过黄毅却是经常听到黄毅的传说。

许多少女以前就喜欢听黄毅的传说,觉得黄毅英武勇敢,希望能够嫁给这样的人。

如今梦里的男人出现了,她们当然都上赶着围观。

黄毅不可能趾高气昂,看到涌来一大群甲士和许许多多男女老幼,立刻下马满脸堆笑快步上前抱拳道:

《最初进化》

“赫丹巴特尔台吉,许久不见,想死我了!”

赫丹巴特尔的汉语一塌湖涂,根本听不懂,但是听清楚了黄毅喊他台吉,顿时激动坏了。

他赶紧用生硬的汉语道:“谢谢,谢谢黄毅巴图鲁!”

抬举赫丹巴特尔当上乌珠穆沁部的台吉有利于根据地。

能不能得到林丹汗的认可另当别论,可以由宣大总督上奏朝廷,得到大明皇帝的册封。

在草原诸部纷纷投靠建奴之际,赫丹巴特尔逆流而动,估摸着促成此事的耿如杞还能混些功劳。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黄毅是注定要在大草原搞风搞雨的。

因为历史经验告诉黄毅,遏制建奴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打破满蒙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