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二十五章:三斤团炮(2 / 2)


所以制定规划,城池向东南扩展,开凿那里的山包, 先平整出两平方公里的土地。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他们砸开石头时但凡发现大小合适的都收集起来。

重量二十斤到五十斤的石头当然是用来垒砌城墙,盖民居、建造集体宿舍也需要大量的石头。

因为有取之不尽的石头,所以砖瓦厂基本上用不着烧砖,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烧瓦。

不仅仅是开采石头,这个冬天,挖煤、挖铁矿石的人手也增加了很多。

暂时用不了这么多产量不要紧,可以储备起来应对农忙时的产量锐减。

虽然有黄毅正确的指导,有黄毅亲手绘制的图纸、注明的工艺流程,铸炮还是经历了十几次失败。

失败是成功他妈果然不假。

带领几十个工匠铸炮的大师傅刘汉终于积累了经验,掌握了正确的方法。

四门根据地生产的大炮经过五六百次射击实验依旧完好无损。

四门炮两个规格,黄毅没有用三磅炮、六磅炮计算炮弹,而是用后世五百克的斤。

黄毅手机里保存了很多十六、十七、十八世纪的前装滑膛炮的资料。

知道此时的欧洲已经开始使用便于运输三磅青铜炮,这种炮通常被称为团炮。

还知道瑞典人曾经用皮革制造过最轻便的火炮。

这种能够发射三磅炮弹的皮革火炮才七十五公斤,由铜芯铁箍外包皮革制成,还参加过实战,最后因为太容易毁坏而放弃。

团炮相对较轻,重量约一百二十至一百四十公斤,通常由一至两匹马牵引,只需两个炮手就能开火。

这些火炮可以发射所有常见弹药,发射霰弹的有效杀伤距离达到一百五六十米。

根据地生产的三斤团炮长度接近四尺,口径七厘米,重量三百斤,可发射由一百个重量三四钱铅球或者铁球组成的霰弹。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匹马就能拉得动炮车,两匹马就能拉着这种炮疾驰。

意味着一门炮能够顶一百个火枪手齐射。

意味着鞑子、建奴骑兵冲锋时会遭遇弹雨覆盖!

嘿嘿!没有机关枪,有这种瞬间喷出一百颗子弹的大杀器,以后跟建奴、鞑子干仗肯定能够以更小的伤亡造成更大的杀伤。

欧洲人把这种炮叫做团炮,因为一开始是一个团配一门,后来增加到两门。

团炮实际上是野战跑,步兵装备了滑膛枪依旧不能够对抗骑兵密集冲锋。

但是搭配一定比例的能够快速发射霰弹的野战跑,就不怕骑兵了。

这恰恰能够弥补汉人军队骑兵数量少的短板。

黄毅不太清楚此时欧洲的一个团究竟有多少人,反正觉得仅仅是配一两门炮少了些。

以后的战争肯定是火力压倒一切,当然是火炮越多越好。

他的计划是炮兵单独成军,直属根据地总部指挥。

参战时每个百总外加一个或者两个使用一门到四门三斤炮的炮兵小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