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三十二章:且行且珍惜(2 / 2)

根据地要发展工业,挖煤、开采石头这种苦活儿累活儿需要太多劳动力。

随着领地的扩展,修建城池堡垒也需要太多人手。

黄毅的计划是以三十里一个碉楼、二百里一个城池往东蚕食。

最终目的是拿下河套在后世包头的位置建起根据地首府之城。

修建城堡确实费时费力,可没有城堡的汉人始终觉得没有屏障没有安全感,没法安居乐业。

所以黄毅准备发扬国人基建狂魔的长处,发挥穿越神器水泥的优越性,大修大建。

争取以络绎不绝的城堡为支点,再配合机动力强大的军队,在大草上原划出网格。

防止蒙古游骑兵的袭击和骚扰就得如同防疫那般进行网格化管理。

量力而行与时俱进很有必要,黄毅会根据兵力和人口的情况进行规划后,再决定划出多大地盘。

划地盘之时掌握最重要的一条,控制水源地。

对划在外围的蒙古部落采取守势,把网格内画地为牢的鞑子部落全部征服。

要确保拿下一片地方,这片地方就全部是拥护根据地制度经历过彻底革命的,无产阶级当家做主的部落在放牧。

一片区域接着一片蚕食,主要兵源都是来自于无产阶级酋长的新部落。

酋长的部属立下功劳就可以得到接任一个新组建部落酋长的任命……

采取这种以老带新的革命方式号召、激励无产阶级、贱民和奴隶群体。

把大草原上的黄金家族、塔布囊家族等等统治者打倒在地再踏上一脚。

不愁没办法稳定蒙古大草原!

当然,要做到那种程度非朝夕之功。

此时只能争取做到在根据地城堡周边二百里内放牧的都是经历过彻底革命的新部落。

根据地人民的日子越来越好已是必然,最早来根据地的群众都能在夜校听到黄毅的讲课,绝大多数是黄毅解救的奴隶。

黄毅肯定会重用自己亲自教育的这些苦大仇深的老百姓,除了烂泥扶不上墙的,绝大多数年轻人都会成为军官、民事官的种子。

军官、正兵战士、民事官肯定要脱产承担更多责任,生产怎么办?这就得不断补充新人进行替换!

对于犯错的酋长除非是谋逆大罪,其余的都适用劳动改造。

为此黄毅还特意给宣大总督去了书信,建议宣大境内,甚至于整个大明朝廷,以后流放罪官别丢海南岛去。

流放兴和城采石场是最佳选择。

又是小半年时间过去了,如今黄毅麾下的铁甲骑兵高达一千八百,这都是拿足饷的正兵。

相对而言骑马步兵就少了一些,只有一千二百,外加一百六十人的炮兵队。

这一次出征有个特点,带出来的三千一百六十人都是正兵,携带了三百架四轮马车,其中用上钢铁轮毂的四轮马车达到四十几架。

已经扩充到一千八百的辅兵和增加到三千的民兵都没带上。

哦!对了,还有一个特殊兵种没算上,那是已经发展到了一百八十,其中六十得到正兵待遇的女子骑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