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五十一章:沆瀣一气(2 / 2)


时光荏苒,日月穿梭,麦田眼看着开始抽穗了。

这段时间李维达来回传话,终于跟耿家谈妥了婚期安排在秋收前,恰好是东山堡完成之时。

此时的东山堡有了人口一万出头,黄毅在此驻扎一个把总正兵合计三百六十人,还组建一个把总辅兵、一个把总民兵。

东山堡的中心当然是新建的守备府,模式跟县衙差不多,前面办公区后院生活区。

黄毅的婚礼安排在东山堡守备官邸举行,宣大总督和山西、大同、宣府的巡抚、兵备道、总兵官、副将、参将、游击、都司等等来了二三百。

简直是宣大总督以下,数得上号的文官武将都来贺喜。

当然,这根本不是黄毅的面子,人家都是来拍耿如杞的马屁。

宣大总督自重身份,他来东山堡可不是送女出嫁,而是带领宣大的文官武将实地考察、验收完工的塞外新城——东山堡。

现如今,宣大的文官武将更加听话了。

因为但凡是入了宣大总督眼的文官武将,都能立下战功得到朝廷的封赏和提拔。

靠实打实军功上位,升官速度快,腰杆子硬,唯一的不好就是投入太大,费钱。

不肯做磕头虫的黄毅依然是我行我素,他早就跟李维达说好了,不去宣府接新娘子。

请耿章华把两个新娘子送来根据地完婚。

这种要求有些无理,比较难办,可偏偏在这个时候,耿如杞见到了四百多真奴首级,四千多青壮年鞑子的脑袋瓜。

人才难得,良将难求,黄毅的脾气大怎么了,人家有大的本钱!

耿如杞当着李维达和耿章华自我解嘲,老夫求贤若渴,老夫不计较虚礼,老夫为了见到女婿,亲自送女出嫁有何不可?

接下来的事情都是李维达奔忙、撮合,最后采取了两全其美的方式方法,东山堡落成仪式,恰逢黄毅迎娶美娇娘。

根据地的势力越来越大,黄毅的人马在张家口外无以匹敌。

但是这彪人马军纪严明,从来不恃强凌弱敲诈勒索,不仅仅不抢劫商旅,还为商贾保驾护航。

只要出关商贾三十车粮食留下一车,怎么说呢,可以说是交买路钱,也可以美其名曰缴税。

根据地兵马能够确保商路畅通二三百里。

对了,那是去年,今年打垮了喀喇沁诸部,根据地的势力范围已经东扩八百里。

规规矩矩缴税的商贾,往东贩卖一千里都不会出现拦路索要买路钱的部落。

如果商队的财物被马贼、不长眼的部落抢劫了,根据地骑兵会伸张正义。

黄毅不肯到处树敌,尽可能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所以伪装得很好,明知道满清八大皇商有多坏也没下黑手。

而是跟所有的商贾沆瀣一气,甚至于鼓励根据地运输队接商贾们运输货物、粮食的活儿。

根据地运输队实力比较强,刚刚组建时仅仅是往张家口、宣府运煤,把粮食、毛竹、棉花、布匹、瓷器等等物资运回根据地。

经过接近两年的发展,如今拥有载重三四千斤的四轮大车一千二百架,专业运输的马车夫、修理工两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