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五十五章:升棺发材娶老婆(2 / 2)

黄毅坦然相告,辽东形势已经不可收拾,以后金的实力完全可以攻取锦州拿下宁远直逼山海关。

后金方面之所以不急于把战线推到山海关一线,其目的是使得大明的战线拉长,促襟见肘。

明军没有出城野战的能力和勇气,在辽东屯守就是个笑话。

因为他们做不到安定一方,只要后金军开始攻打,每一座城池都变成孤城,屯田的果实都会白白便宜敌人。

朝廷空耗钱粮不堪重负,后金却是越打越强。

耿如杞和耿章光都听得眉头紧锁,都问黄毅如此这般下去怎么得了?可有破敌良策?

黄毅坦言以目前大明在辽东的兵力,根本没有能力跟后金军决战,大凌河之战必败,采取添油战术往里面填,有多少兵马丢多少。

没了毛文龙,原本敢于主动进攻的东江镇算是废了,以后不仅仅谈不上牵制后金军,剩下的东江军还会成为敌军。

关、宁、锦防线只是辽东军阀的摇钱树,这帮人根本没想过主动攻击后金军,一直是被动防御。

发现后金军绕道攻击大明,也没起到过阻击作用,所谓的复土几百里都是假象。

黄毅把后世有关于辽东军情的分析细致地讲给耿如杞、耿章光听,听得这爷儿俩眉头紧锁却又无计可施。

最后,耿如杞答应黄毅绝不会让宣大兵马参与大凌河之战。

并且表示,他回去后就会再次向兵部呈送任命黄毅为宣大北路兴和营参将公文。

守备、游击、参将等等武官的任免已经不是兵备道、巡抚、总督说了算。

都得呈报兵部批复,最后还得是皇帝恩准。

三个月前耿如杞已经呈报过一次,但是没通过,兵部的回复是黄毅的升职过快,应当缓一缓。

有了前车之鉴,这一回耿如杞会授意山西巡抚、大同巡抚、宣府巡抚据实上奏亲眼所见的乌珠穆沁赫丹巴特尔部实力。

指明没有一支足以震慑乌珠穆沁部的强军,该部极有可能入寇劫掠。

耿如杞已经思考再三,觉得想要固守兴和城、东山堡,至少得一两万兵马。

黄毅的根据地能够做到全民皆兵,应该能够采取团练的方式训练出一万民勇。

但是营兵的人数不能低于五千。

设一个援兵营兵额也仅仅是三千六百,远远不够。

还得外加东山堡守备、兴和守备,可以给这两个守备营各八百兵额。

耿如杞知道黄毅在大明没有亲人,所以根深蒂固地认为他耿家以后就是黄毅最亲的人。

所以跟黄毅开诚布公谈论兵额问题,表态近期内升黄毅为一路参将,并且由黄毅选任两个守备。

朝廷不可能任由封疆大吏一手遮天,耿如杞提拔某人也有可能被驳回。

但是黄毅无所谓,他当不上分守参将,朝廷另外派人来有用吗?

选拔任命黄大勇为东山堡守备,黄大智担任兴和城守备,肯定要被言官御史弹劾任人唯亲,这重要吗?

不用黄毅选拔的人,又有谁够本事派遣其他武官来关外上任?又有哪个武官脑子坏掉了,来趟这趟浑水?

黄毅可不管什么繁文缛节,用大白话把自己的想法、看法说得明明白白。

还觍着脸要求耿如杞举贤不避亲,就应该早日扶持耿章华和自己当上总兵官、挂印将军甚至于武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