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六十八章:改变(2 / 2)


《万古神帝》

黄大鹏和虎啸川只需要把人和物资送到东山堡交给守备黄大勇即可返回。

人多嘴杂,黄毅此时没准备跟大明翻脸,扣下监军太监只能是兴和军知道。

所以必须把包括二十个锦衣卫在内的七十几个人送去关外看管起来。

至于什么时候释放这些人,就得看看改造王坤的成果。

黄毅没心情帮崇祯皇帝抓贪官污吏,也不准备帮着镇压暴民、流寇。

因为他知道大明朝腐朽的统治制度造就贪腐成风,使得流民纷纷造反前仆后继。

反贪、镇压乱民仅仅是治标不治本。

还有一条很重要,凭什么反贪?被抓的贪官污吏心里肯定不服气,凭什么就允许你朱家穷奢极欲?

要反贪为什么不向那些藩王宗室下手,那些人手中的财富恐怕得有数千万两银子。

上梁不正下梁歪,你老朱家能够贪得无厌,就别怪饱读诗书的达官贵人敲骨吸髓。

哦!据说崇祯皇帝勤俭克己,龙袍都打补丁。

这能说明什么?

只能证明他无能,根本不会管理国家!

他的老丈人周奎原本是个小户人家,崇祯皇帝吊死的那一年,周奎被考饷出几十万两银子。

管不好、管不住宗室、外戚、勋贵,仅仅是崇祯自己勤俭克己有个屁用。

要改变这一切唯有改变整个制度,唯有推倒腐朽的统治阶级重新建设才能治标治本。

黄毅特意带兵入关剿寇,不是为了杀人,真实目的是为了弄些人口,也可以理解为救人与危难。

因为明末的山陕用十室九空来形容,虽不中亦不远矣!

王坤的府邸里有不少朝廷邸报,最新的邸报上有大凌河城的相关内容。

祖大寿、何可纲、张存仁等等在大凌河城被围之前还给朝廷送了捷报。

据说是祖大寿亲自率领铁甲家丁跟后金军交战十几次,击溃后金军数千,斩杀数百。

因为后金军玩儿命抢尸体,所以斩获并不多,只有二十一级。

从邸报的内容大致判断,祖大寿的情况比历史上好得多,并没有紧急求援。

应该是大凌河城的粮草石碳能够维持接近半年。

以祖大寿这些年的经验判断,后金军的围城不会超过一个月。

祖大寿、何可纲等等将领猜想,后金军围城一段时间,把明军屯田的麦子收割后应该退兵。

然皇太极不是野猪皮,皇太极出征时就做了彻底解决大凌河城的动员。

他的计划是重重包围大凌河城,用祖大寿、何可纲等等的一万五千兵马为诱饵围点打援。

当祖大寿、何可纲等等将领发现后金军准备长期围困的意图后立刻率领兵马出城攻击。

壕堑已经初具规模的后金军反而拥有了地利,给予出城攻击的关宁军大量杀伤。

最后的结果是后金军完成了绕大凌河城一圈的土垒,关宁军的骑兵突袭失效,孙承宗开始抽调人马意图解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