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八十一章:怕苦畏难(2 / 2)

“可以怎么说,主要问题是俘虏太多,没有粮食,这些人还会到处抢劫,只能采取就地安置一部分,疏散一部分。

大人来了,这些事儿就用不着洒家再操心,交割完粮食,兴和军立刻往隰州进发,确保七天内收服隰州、蒲州。”

丧城失地山西巡抚罪莫大焉,现如今最最迫切的就是收服被流寇夺取的城池。

见监军大太监表态大军立马就开拔,张宗衡也就不纠结黄毅究竟去哪儿了,为啥不来叩见。

他点头道:“如此甚好!”

一个时辰后,兴和军拔营起寨,然后张宗衡傻眼了,因为王坤居然带走了所有的粮食,给他留下了四万余流民。

他亲自来的目的是参与夺回失地,博取勇于任事的评价,是为了混军功,哪肯干安置流民的苦差事。

还好官大一级压死人,他命令山西布政使、按察使会同七个县令、两个知府干这件事。

并且安排人到处张贴安民告示,告示上盖有山西巡抚大印,言辞凿凿不会饿死一个老百姓。

山西巡抚高调宣传不饿死人捞名声,底下的官员就得想方设法搞粮食。

他们肯定会弄虚作假,饿死人偷偷埋了不上报。

没办法,黄毅不是慈善家,他的粮食有限,不能拿出来养无用之人。

所以只选出三万余人往根据地输送,剩下的只能交给山西巡抚处置。

只是没想到张宗衡把事儿交代下去后居然带着三百多抚标营兵马追上兴和军。

黄毅不会跪拜任何人,见到张宗衡后不但不跪拜,还给抚标营立规矩。

这简直是跋扈到了极点,张宗衡如何能忍?

只不过王坤旗帜鲜明支持黄毅,并且坦言相告,别说抚标营,就连他这个监军大太监都跟将士们同吃同住没有任何优待。

他还严正警告抚标营兵将,莫要把兴和军的纪律当儿戏,能忍不能忍都得忍,否则,难免被杀头!

这段时间,镇抚官和火枪手们又从投降的流寇、流民中甄别、选拔出两千多青壮年拉壮丁。

一个兴和军辅兵领导三个由“乱民、流寇、流民”改造而来的壮丁。

这支拉壮丁形成的队伍有六千多人,足五千壮丁都穿上了前胸后背填充薄木板或者鞋底的蓝色马甲,拿着一丈二尺的长矛。

由于辅兵超过一半人使用燧发枪,所以这支队伍能够进行有效的远程攻击,总体战斗力超过流寇的老营。

兴和军骑兵和骑马步兵充分发挥机动力强大的优势,不断偏离主力行军路线打击被侦骑发现的流寇、坐寇,每一天都有斩获和缴获。

眼看着兴和军兵马越打越多,王坤恨黄毅,但是又不得不佩服,他对接下来的战斗充满信心。

他其实并不愿意张宗衡也在军中。

唉!被黄毅呼来喝去的糗样子被兴和军体系外的文官武将瞧见了,大太监的脸往哪儿放啊?

所以王坤吓唬张宗衡,激怒张宗衡,希望这位山西巡抚拂袖而去。

也就怪了,越是说黄毅的坏话,张宗衡越是不肯走。

他还昂着头仰天大笑,表态:天子近臣为了国事能够忍辱负重,能够吃得千辛万苦,他这位饱读诗书的两榜进士怎么能怕苦畏难?

爱阅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