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七章 硫磺引火(2 / 2)

冉宏章说的是句句在理、节节有力,你都要站出来给梁老汉出头了,他怎么可能还说低三下四的话呢,这就算是够礼貌的。

“你为国家执法?”

高士廉开口就是三问:“梁老汉递诉状告状,可有人去火场排查?可有仵作验尸?可找人证核查来龙去脉?”三句问完,脸往下一撩:“你为国家执的什么法,如此执法,老百姓服么?!”

冉宏章没敢质问国舅裴行俨,没想到的是,一个高士廉他也说不过啊。

“这位贵人,此事本不该你管……”

“管了又能如何。”

高士廉当着百姓的面说道:“本官不但要管,还要告诉整个洛阳的百姓,陛下就是要正国法、安万民。从陛下率兵伐郑公府那一刻开始,我大隋将清明往复,百姓将安居乐业,再也不会出现有理无处讨、有冤无处诉的情况!”

“好!”

老百姓是最喜欢听这种话的,当第一个开始鼓掌叫好,几乎所有人的情绪都被高士廉掌控,裴仁基扭头看过去的时候,连杨侗都露出了微笑。

他在心里暗自说道:“这小子,总算把马屁拍在了正地方。”

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啊,陛下若不是觉着高士廉骄纵狂傲,怎么可能给这么一位大才礼部侍郎的位置,还不是等着他展现出自己的能耐?毕竟,真正有才华的人是压不住的。

百姓一闹,冉宏章面色更加难看了,这场危机甚至决定着他的生死,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他决不能就此屈服!

只是,高士廉怎么可能还会再给他机会?

一名小厮此刻在人群中正在往府衙内挤,实在挤不动了就高声呼喊:“老爷!”

高士廉回头观望,说了一句:“让他进来。”后,百姓纷纷让开,小厮奔赴堂内。

“老爷,找到了!”

杨侗顺着声音看去的时候,正看见白天出宫时站在高士廉身后的小厮,现在他明白自己的礼部侍郎为什么专挑火灾下手了,原来这是老天爷给他的机会!

“高明,快来。”高士廉成竹在胸的挥手将小厮叫了过去,那小厮小心翼翼由怀中掏出一个纸包,指着上边的粉末说道:“老爷,这是硫磺燃烧过后的粉末,和正常起火完全不一样。小的去火场查看过了,纵火之人是行家,硫磺起火本形成不了太高火势,可这个人把硫磺撒在了老木油脂处,借火焰点燃油脂,从而导致整间客栈陷入一片火海。”

高士廉皱眉问道:“为什么是硫磺?”

小厮答曰:“方便携带。若是带火油,要泼洒均匀,太过耗时,容易被人发现;木柴同样不方便,唯独硫磺,小小一包就足够了。”

听到这儿,杨侗动容了,他这还是第一次看到懂化学的人,不然这个时代哪有能如此清晰说出硫磺着火后特性的人?

那一刻,杨侗迈步就往堂内走,衙役已经快疯了,怎么都谁敢往大堂上闯,正要拦截,阿姑过去肩膀一撞,那衙役都没明白怎么回事便又躺在了地上。

杨侗伸手过去,小厮当然知道眼前这位是当今皇帝,毕恭毕敬将纸包递出。他看见了纸包中的粉末,放到鼻子前一闻,还残留着恶臭的味道,的确是硫磺燃烧过的痕迹。这东西若是着火的话,千万别用水去泼,否则会引发火焰迸溅的效果,容易刚扑灭一处又点燃一处,且极易复燃。这才是一帮人救了一夜的火还是让火情延续到了一旁药铺的主要原因,看起来纵火之人就没打算给老梁留任何情面。

“高明是吧?”此时,什么案情在杨侗眼里都不重要了,他必须问清楚这孩子为什么懂化学,万一要是……

“你怎么知道这硫磺引火之后是什么样?又如何对火场如此熟悉?”

高明不假思索的说道:“小的年幼时家中只有父亲一人为劳力,先帝征兆民夫造船需要木材,我父应召便入山砍树,又不忍我无人照看,这才带我入山。后来在木材运送的过程中我父又负责督察火情,为防摩擦起火,专门在木材之间垫上了铁制轮子,如此一来即可阻止两根滚木的摩擦,又可让民夫拖拽省力。”

“为了防火,当时任上的贵人翻遍各种书籍查找防火之法,这硫磺也会引发火灾一事便是他在道书中发现当成趣闻讲给民夫们听的,那时,我父还因为老道炼丹有可能会烧到自己而嘲笑了这些人许久。”

“后来……”高明看了杨侗一眼,只能实话实说道:“我父在运送木材的船只触碰礁石时落水而亡,小的侥幸活了下来,这才卖身在老爷府上为奴。”

这些事情绝不可能作假,隋朝无论是建东都还是造船都砍伐了大量树木,船只运输时也多有火情,这些有据可查,所以杨侗断定小厮所说的话语都是真的,可惜的是,他还以为碰上了和自己一样的穿越者,现在看来,是想多了。

“陛下,陛下!”

“臣冤啊!”

冉宏章看见杨侗进入堂中,立即打‘明镜高悬’的匾额之下冲了过来,抱住杨侗的腿高呼:“臣,实在冤枉啊。”

那一刻,杨侗再回身看向面前百姓,冉宏章赶紧呼喝:“还不快跪下,此乃当今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