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 5730篇诗词 ► 13条名句

寄陈献孟

乌蛮滩水接牂牁,汝上横槎为伏波。东粤诗从西粤好,左江愁比右江多。

持觞日日倾鹦鹉,学射朝朝试橐驼。归觐高堂当岁晏,白头相望在浮罗。

读荆轲传作六首 其四

平生剑术未曾疏,况是深沉解好书。盖聂相期知不可,渐离同去因何如。

六王有恨惟铜柱,一擿无成更副车。可惜汉家需佐命,英雄未得少踟蹰。

赠友侄林贻燕兄弟

林屋怀君好父兄,重来莞水不胜情。龙媒竞蹀风云起,稚子齐斑锦绣成。

花到炎天无月令,莺当大雪已春声。文章莫但高吾党,乃祖先朝最有名。

赋答贺子并赠其行

珠海中流有海珠,木棉多是女珊瑚。黄金客自趋南武,香草人谁问大夫。

牖户忽来朱鬣马,壶浆频与白头乌。情深岂是怜词赋,异日琼瑶报不无。

度岭赠闺人 其二

三度携家此岭头,闺中秦越各欢愁。无多骨肉贫犹别,不尽关山老更游。

玉枕频同新妇夜,红梅已谢故人秋。平生踪迹希梁孟,欲把吴门作首丘。

万安县道中

南风九月未生凉,渐近炎天岂有霜。已见鹧鸪来大庾,更闻鸿雁自衡阳。

滩愁惶恐当前路,山恨零丁是故乡。北塞频归南塞上,祗应雄剑识肝肠。

忆代姬 其二

惨淡风沙上玉颜,当年哭度雁门关。女君亦是秦川产,夫婿频将粤海还。

青草未能消瘴毒,白杨那得种乡山。凄凄汉口清秋月,长为魂归照佩环。

秣陵感怀 其二

江风吹雨散阴寒,多少莺花不忍看。地有三渠知太液,天留双阙作长安。

黄羊处处衔桃叶,白鹭朝朝傍竹竿。欲住秦淮偏未得,高堂千里念游盘。

复上韶阳述怀呈使君 其五

楼中容易捉,不是酒仙人。迹向台门托,情将露冕亲。

能令高士贱,祗为使君贫。一勺浈江水,鱼枯未湿鳞。

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 其十四

轩辕上天日,帝子亦成仙。吹笛知何去,遗音空暮烟。

君臣双绝峡,兄弟两飞泉。终古馀汤沐,禺阳苍翠边。

寄赠歙人汪伯子四十 其二

子舍多山水,娱亲烟翠重。乞将三十六,都作老人峰。

为长已强仕,栖閒多好容。三珠三弟在,花萼有馀恭。

赋呈韶州陈太守 其一

韶阳贤太守,听政九成台。帝与薰风曲,人随翥凤来。

花中瑶圃出,枣下画轓开。欲就重华甚,陈辞愧楚才。

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 其二十二

壁垒馀麻寨,浛洸战迹多。灵旗长肃肃,古庙每峨峨。

破贼当高峡,追雠到浊河。丰碑从宋代,终古镇风波。

汪栗亭复以紫霞茶见寄

为怜甘冽水,巢父不捐瓢。况有紫霞茗,来从黄岳遥。

故人劳手制,嘉客把书招。共啜长松下,三年饥渴消。

送李南申英三同李方伯之任湖广 其二

挂帆三十里,相送白蘋洲。兰芷无多草,潇湘不忍秋。

罗浮怜合体,江汉恨分流。越鸟衔珠意,长悬黄鹤楼。

页次:(298/382)
<< < 297 298 2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