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石鼓何处避?无乃天工令鬼守。 —— 苏轼 [ 石鼓歌 ] 妖环忽见诚非祥,土花失色急寿王。 —— 杨万里 [ 浯溪摩崖怀古 ] 金蕉叶泛金波齐,未更阑、已尽狂醉。就中有个风流,暗向灯光底,恼遍两行珠翠。 —— 柳永 [ 金蕉叶·厌厌夜饮平阳第 ] 频年吴楚岁苦旱,一稔未足生脂膏。 —— 梅尧臣 [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 役徒开汴前日放,亦将决水归河槽。 —— 梅尧臣 [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 晏殊 [ 少年游·重阳过后 ] 登山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 —— 苏轼 [ 石鼓歌 ] 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 —— 苏轼 [ 书林逋诗后 ] 上摩石崖与天齐,江头落日云凄凄。 —— 杨万里 [ 浯溪摩崖怀古 ] 若向东篱比标格,定知花市不言钱。 —— 洪适 [ 次韵蔡瞻明秋园五绝句 ] 杜门不出长苍苔,令我天涯心独苦。 —— 胡铨 [ 送菊 ] 平生高节已难继,将死微言犹可录。 —— 苏轼 [ 书林逋诗后 ]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 欧阳修 [ 梅圣俞诗集序 ] 迎阳晚出步就坐,绛纱玉斧光照廊。 —— 苏轼 [ 赠写御容妙善师 ] 或如汉汲黯,抗直敢掁触。又如唐真卿,峻絜不受辱。 —— 洪咨夔 [ 送监丞家同年守简池三十韵 ] 中馨称兰佩,外饰匪玉冠。初年已飞腾,中道翻叹惋。 —— 赵蕃 [ 次韵酬吴德夫去秋送行之作 ]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 —— 梅尧臣 [ 悼亡三首 ] 古人虽暴恣,作事今世惊。 —— 苏轼 [ 真兴寺阁 ] 尔来手实降新书,抉剔根株穷脉缕。 —— 苏轼 [ 寄刘孝叔 ] 传闻九鼎沦泗上,欲使万夫沉水取。 —— 苏轼 [ 石鼓歌 ] 送之伊水头,相顾泪潸潸。 —— 欧阳修 [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 岂惟当时留锦囊,至今人说马嵬坡下尘土香。 —— 杨万里 [ 浯溪摩崖怀古 ] 吴中。空传有西子,应不解、换徵移宫。兰蕙满襟怀,唾碧总喷花茸。后堂深、想费春工。客愁重、时听蕉寒雨碎,泪湿琼钟。恁风流也称,金屋贮娇慵。 —— 吴文英 [ 高山流水·素弦一一起秋风 ] 后来历历事愈彰,源流有自咎谁当。 —— 杨万里 [ 浯溪摩崖怀古 ] 凌晨试遣霜根送,畚玉虽微甚珍重。 —— 胡铨 [ 送菊 ]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 陆游 [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 暖景、谁见斜枝处。 —— 曹勋 [ 夹竹桃花·咏题 ] 曷不观此阁,其人勇且英。 —— 苏轼 [ 真兴寺阁 ] 市人与鸦鹊,浩浩同一声。 —— 苏轼 [ 真兴寺阁 ]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 —— 欧阳修 [ 泷冈阡表 ] 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 —— 苏轼 [ 和子由踏青 ] 故向愁人满。招呼诗酒颠狂伴。 —— 胡铨 [ 醉落魄·辛未九月望和答庆符 ] 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船儿若念我孤恓?载取人人篷底睡,感谢风儿! —— 石孝友 [ 浪淘沙·好恨这风儿 ] 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质斧。 —— 苏轼 [ 寄刘孝叔 ] 上一页 140/14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