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从军古云乐为韵贺杨觉甫制干 其二

明君切西顾,元帅作中军。宾客湖南上,人才冀北群。

三鳣存绛帐,一鹗在青云。磊磊轩天地,诗书有隽勋。

望九华

犹记午桥边,曾吟太华莲。

浮生春梦耳,山色故人然。

翠滴层峦雨,青横一抹烟,

何时身此境,濯我以清泉。

和傅山父红梅韵二首

独立千林压众葩,正由风骨傲烟霞。

谁教群玉峰头客,也染红裙一幅纱。

和刘清叔襄阳草庐韵二首

白马盟存矢弗寒,玩其肆矣肯泥蟠。

风云未合星先陨,输与江东日月宽。

过涪州怀伊川涪翁两先生

昌黎昔作潮州游,潮人百世称名州。

又闻柳州柳子厚,柳人至今爱其柳。

二公皆以人鸣唐,所至不偶为异常。

卒今江海流落地,化作文物声名乡。

涪南僻在巴子国,地绝中州少人物。

天将儒道淑是邦,曾向先朝处羁客。

河南夫子间世贤,山谷老叟人间仙。

一时辙迹相继至,顿使光价增山川。

尝嗟道从孟轲死,一贯谁能接原委。

又嗟诗自杜甫亡,四海谁能造诗垒。

幸生伊洛续圣传,鸢鱼遂复穷天渊。

从而江右振余响,清庙又得存遗弦。

今踰元佑二百载,草木涪人尚知爱。

文章性命虽匪倖,气象风流久皆在。

惜乎两公生盛时,下与屈贾同驱驰。

涪人则幸公不幸,天下应怨涪人私。

庚戌赴荆阃舟过湘江

湘流得雨掌来平,艇子乘风羽样轻。

过眼千山才岭粤,转头一水又衡荆。

大江东下怀乡国,落日西边是戍城。

鸣鴃数声青嶂晚,客心如铁如关情。

和郑巽坡韵

身虽湖海常怀主,忠在朝廷肯具臣。

为国未尝知有己,此心可以质诸神。

绸缪旧话方樽酒,拂涤征涂满袂尘。

雍齿且封君岂应,正须珍重保千钧。

跋曾玉堂训子十诗

玉堂义方训十字,衍而六百十六言。

一门翁季自师友,尽出学问之根源。

彼援遗书诫敦严,暨昶以义名沉浑。

争如此作旨哉味,足使闻者推而尊。

虽然丙善友之义,仕教之忠古皆尔。

读其诗可知其人,非是父不生是子。

书绅我亦且服膺,过庭夫岂弗由礼。

触屏教诌势利徒,得不为之望风愧。

赋新茶

建岭人夸第一纲,湘中热后已先尝。

虽然声价殊官焙,反觉山家气味长。

甲辰送淮东黎漕趋朝 其一

帘捲红楼拍手看,星轺迅步上鹓鸾。皇华节下留佳政,玉笋班中作好官。

卿相致身时则易,忠贤得路古来难。端门待漏东风峭,尚忆屯边铁甲寒。

页次:(54/102)
<< < 53 54 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