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494篇诗词 ► 1条名句

过孙文贵不在对庭中新竹

一室才容膝,居然不受埃。恍如城郭外,时有野人来。

檐绿摇新竹,阶纹蚀古苔。未妨酬对寡,抚景自徘徊。

庭中海棠为风雨所败 其二

崇朝妒雨损花枝,更著狂风彻夜吹。莫自怨他风雨恶,靓妆能有几多时。

春日

茆屋泥香燕子飞,东风日暖谷莺啼。游人漫自穿花柳,别有春光在竹西。

题画 其一

泽国霜清雁影高,空庭木叶已萧萧。夕阳忽送西窗雨,一片江南落素绡。

崇义院杂题 其二

缥缈游丝堕不收,悠然庭砌绿阴稠。院凉僧少音声绝,时听敲门亦自幽。

春日怀子重履约履仁 其二

二月东风已物华,谁教寂寞向僧家。关心夜雨应无寐,侵晓开门看杏花。

不寐

孤坐忽不乐,挑灯当我前。素书横几案,欲读已茫然。

当年念有负,誓志轶前贤。富贵亦何物,未老已自怜。

嗟哉昔恶闻,零落今同焉。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 其六

羡君五十赋归欤,我亦头颅五十馀。把袂不须伤远别,病夫行已厌尘裾。

立春日迟道复不至

东风吹綵燕,晓色动帘旌。迟子不时至,南楼春自生。

裁诗供帖子,阁酒听啼莺。白日流云暖,梅花初雪晴。

閒窗落香烬,残火宿茶铛。败叶鸣阶戺,分明识履声。

方方壶画 其二

新波猎猎弄风蒲,雨后云山半有无。一段胜情谁领略,欲从画里唤方壶。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十一

冉冉春云度,依依杨柳津。渺渺长风沙,恻恻远游人。

黄金销欲尽,白发日夜新。昨日梦故乡,觉来济水滨。

济水千里驰,去去随漂沦。宁免颜色改,长岐吹暗尘。

甲寅二月廿一日宿常熟城外

琴川落日水粼粼,回首重来十二春。山色依稀乌目旧,风烟惨淡白头新。

倚空雉堞森城守,满城戎衣感戍尘。独有堰泾堤上柳,依依临水似迎人。

题画 其一

密叶参差漏夕阳,溅溅寒玉漱回塘。玄言消尽人间事,一壑松风满鬓凉。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 其一 治平寺寄听松

七尺藤床一亩宫,青山何处不相容。大官底用三升酒,长乐愁闻五夜钟。

笠泽风烟荒橘柚,横塘秋色老芙蓉。几时归去楞伽寺,常伴林僧看古松。

留城道中有张良祠

古堤杨柳绿丝柔,尽日南风送客舟。百里青徐平入望,千年汴泗正交流。

草荒霸业春过沛,月满丛祠夜泊留。老去马迁心尚在,不妨书剑事遨游。

页次:(16/33)
<< < 15 16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