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494篇诗词
►
1条名句
次韵荅徐子容学士见怀三首 其二
霜华惨淡袭征衣,关朔萧条雁影稀。游子天涯苦行役,故人岁晚惜分违。
还家短梦秋无赖,伴客残缸夜有辉。犹胜前时羸马上,满头风雪趁朝归。
同次明九逵及王氏兄弟汎舟游横山
兰桡十里下横塘,漠漠风撩鬓影凉。野水秋来寒玉净,碧山西去暮云长。
行边黄偃禾栖亩,眼底红酣树饱霜。飞尽落霞新月上,空江渺渺白蘋香。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六 翠峰寺
空翠夹舆松十里,断碑横路寺千年。遗踪见说降龙井,裹茗来尝悟道泉。
伏腊满山收橘柚,蒲团倚户泊云烟。书生分愿无过此,悔不曾参雪窦禅。
厓山大忠祠 其二
皇天不祐宰臣谋,万里楼船一浪休。飘荡已知吾事去,覆亡安用此身浮。
祗今潮自如期至,终古江应不尽流。折戟并销尘海换,行人犹自说碙州。
张夏山挽词 其五
骢马使君前建守,仁恩十载两回施。武夷山下棠千树,尽是张公去后思。
陈氏池亭纳凉
朱云衅天汉,金乌朗炎曦。方夏苦埃郁,言遵芳圃嬉。
息鞅偎南榭,褰裳荫北池。微凉度鲜飙,浅碧漾寒漪。
短藻翻鳞鬣,閒渚集凫鹥。流目落翔泳,游心寓篇词。
愿言领幽意,况复酬心知。坐抚景光寂,还怜车马稀。
消摇极瞻讽,旦昼不知疲。畴能均凉燠,无为居所移。
秋夜
新寒高阁夜何其,野笛荒砧不断思。泽国变衰菰菜老,长安迢递帛书迟。
江空露下芙蓉叶,月出风吹桂树枝。何必潘郎能自省,年来青鬓已丝丝。
张夏山挽词 其三
春风阳羡百花明,携手张公洞里行。二十年来谁在者,白头挥泪读题名。
张夏山挽词 其四
三年常守念孤穷,教养雍容有古风。为理无名百年赋,至今赤子颂张公。
追送石潭宗伯次归舟喜雨韵
宦情牢落澹于秋,归兴萧然一钓舟。雨露难忘天地德,江湖还系庙廊忧。
古来兴废非人力,君子行藏与道谋。满目青山天万里,烟波浩荡没轻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