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494篇诗词 ► 1条名句

即事 其四

青衫跨羸骖,白首供朝谒。自笑老忘还,不嫌官太拙。

阻风宿九里湖

云冱长空断雁呼,水声摧岸杂风蒲。扁舟卧听三更雨,一苇难航九里湖。

绕榻波涛归梦短,隔林烟火远村孤。人生何必江山险,咫尺离家即畏途。

是岁闰九月再汎

刚喜重阳临闰月,不辞老病复登台。多情秋色依前在,有待篱花故晚开。

佳节从知难再值,青山端不厌重来。画船记取横塘路,十里笙歌载月回。

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 其一

三年端笏侍明光,潦倒争看白发郎。只尺常依天北极,分番曾直殿东廊。

紫泥浥露封题湿,宝墨含风赐扇香。记得退朝归院静,微吟行过药阑傍。

与林志道兵部宿碧峰寺

帝京何处少氛埃,古寺幽深背郭开。有约敲门看修竹,还怜系马破苍苔。

清斋我自便僧供,云卧君能襆被来。最是多情双白鹤,夜凉飞下勘经台。

新秋夜坐

空尘月落夜苍苍,还见枯桐下井床。病里秋风惊已至,坐来寒漏不禁长。

疏萤时映青灯灭,短发初沾白露凉。鸿雁不知年岁恶,满天萧瑟自南翔。

送冢宰朱玉峰之南京 其一

留司晚望重衡钧,三十年来侍从臣。远去独安恬退节,众中欣见老成人。

两京规制遥相望,六代江山迹未陈。盛世宦游应自乐,有人东望惜音尘。

答彭寅之见赠

弱冠追随渐老成,中间多故各深更。扁舟憔悴横江梦,短榻淹留共砚情。

论学平生愧知己,定盟当日是同庚。赠诗珍重知君意,贫病年来类长卿。

同王履约过道复东堂时雨后牡丹狼藉存叶底一花感而赋诗邀道复履约同作

推脱尘缘意绪佳,冲泥先到故人家。春来未负樽前笑,雨后犹馀叶底花。

矮纸凝霜供小草,浅瓯吹雪试新茶。凭君莫话蹉跎事,绿树黄鹂有岁华。

王氏溪楼

晴云拂栋思悠悠,来上元龙百尺楼。落日正临官渡晚,春江自抱古城流。

夹堤烟火千家市,下水帆樯万斛舟。旧事凄凉芳草满,不知何处是长洲。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四 经桃花坞

夕阳下马桃花坞,不见桃花坞亦蓁。溪壑春风空旧梦,柴扉流水或秦人。

图经可按桑田异,诗客多情燕麦新。不用苦辛仍买种,梁园金谷总成尘。

王履吉示余春日即事之作久而未复三月望后汎舟出西郭借韵赠答

郭西杨柳绿烟多,续续春舟载绮罗。落日千山眉敛黛,清江一曲眼横波。

偶追胜践抛尘虑,坐惜芳华对酒歌。欲赴江南游子意,古原春草恨如何。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一 自胥口入太湖

蒹葭缭绕带胥塘,百里沿洄笠泽长。新水浮天舟浩荡,远山沉日树苍凉。

风烟西去堪乘兴,鸡犬中流别有乡。咏得鲈肥人脍玉,自敲渔榜答沧浪。

寒夜

茆屋寒初重,无眠对烛光。疏砧何处月,残叶满庭霜。

揽物惊时改,供愁有夜长。空馀强学志,抚卷视茫茫。

履仁独留治平寒夜有怀

遥遥治平寺,乃在楞伽麓。

之子神情秀,空山裹云宿。

月冷石林清,孤眠岂能熟。

还持一束书,起傍梅花读。

灯昏夜参半,饥鼠鸣古屋。

凄风西北来,吹堕檐间木。

感此霜露繁,坐觉芳华促。

少壮曾几时,岁月在空谷。

念子隔重城,何能慰幽独。

页次:(28/33)
<< < 27 28 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