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1227篇诗词
►
4条名句
子夜歌 其十
愿因斗酒会,发欢桃花容。蹉跎自不饮,双杯持劝侬。
秋胡行 其三
闇妒相成周客一何疏,闇妒相成周客一何疏。维彼燕石,明月是居。
爰发深藏,庶用见誉。即曰瓦甓,孰救其初。歌以言之,周客一何疏。
杨山人 其三
千篚湖绵白雪开,满江稻色黄云来。山中客醉颔其颏,自言七十岩耕者,帝于我有何力哉。
秋夜白雪楼同许右史袭茂才分韵 其一
林烟既曳绡,湖霞亦披绛。鸡犬静荒村,蓬蒿翳深巷。
烧微见月出,钟清识霜降。各称浮白乐,未觉呼卢戆。
更赋梁园雪,如流华渚虹。预愁还城邑,车马纷相撞。
杂兴 其九
逍遥临蓬池,言陟梁王台。还顾望大河,洪波渺悠哉。
飞雪蔽中原,北风千里来。驰驱名利途,无骏不驽骀。
精卫自微鸟,东海生尘埃。
古诗后十九首 其四
良会属今日,弹筝倚新声。唱苦令神伤,三变不可盈。
中曲忽自置,踯躅一再行。欲因更促柱,难为听者情。
人生局一世,悠悠终何成。要路多坎坷,先秋惨其荣。
来者率如此,焉知千岁名。
录别 其三
北风著枯林,浮云苦多阴。红颜日就衰,他乡日就深。
别离起中夜,对酒不能斟。丝竹含妙伎,佳人怀好音。
眄睐适君意,慷慨动君心。罢曲一俛仰,变为游子吟。
念当事行役,泪下难自禁。
杂兴 其二
大鱼鼓长鬐,捷若举帆幢。夜驱苍梧风,凌晨浮九江。
怒击胥山涛,洪波为汹汹。本图运南溟,中更不相容。
何言一失水,湖海难再逢。宁如涸辙鲋,斗水得所钟。
古意 其四
十五漳河女,出身邯郸庭。丝竹妙一世,纤手何泠泠。
清商有馀悲,慷慨为新声。中曲若无人,含意已独明。
知音难再遇,红妆日夜零。奋响发浮云,摧耳不能听。
哭公实 其二
客有燕山至,传君丧海隅。含香情不厌,辟谷事还迂。
词翰家长技,经纶国大儒。天心曾尔辈,雪涕自吾徒。
精气乘朱鸟,浮生过白驹。所悲无旧物,此道失前驱。
挽耿蠡县 其一
百里风云接帝闱,故园春色动芳菲。知君自是神仙令,此日双凫何处飞。
哭公实 其四
一虚郎署问,竟负帝乡期。此日名堪定,千秋事可知。
赋宁为异物,人已不同时。垂白君应妒,还丹我自疑。
橐装高卧尽,椎结旧游悲。坐识藏舟理,行令荷锸随。
送右史之京 其七
金舆山下小清河,河上朱楼叠素波。此日为君西北望,浮云不似客愁多。
楼上
白云湖上白云还,浊酒新诗日日閒。无那满楼春雪色,教人常对玉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