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919篇诗词 ► 16条名句

阎醇老作默斋

净名良久文殊叹,此是如来不二门。

要识结瘖非是默,应知分别亦无言。

一弦曾得嵇生愧,三复能令孔子尊。

正复立谈封万户,时清何害口澜翻。

扬州杂咏七首

舶商不入古盐沟,疏凿才争土一抔。

未说兴圩灌田事,且还歌吹旧扬州。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一

洁腹不受污,昔人因食薇

薇亦周土生,悲哉怀永饥

武王与周公,圣德天动威

奈此二子何,犹叹安适归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七

古人重生男,豚酒庆亲戚,

桑弧射四方,言有四方役,

奉璋比德性,堕地要膂力,

如何晋公子,安乐忘所适,

题宗室大年画扇四首

鸲之仍鹆之,尔名今是非。

人言不踰济,何事满苔矶。

济州道中寄叶勋秀才

晓路入西郊,新霜着鬓毛。

贫交借羸马,慈母授征袍。

野静狐狸出,天寒雁鹄高。

艰难忆亲旧,清泪渍平皋。

和胡戢七首

相逢樽酒未辞深,握手盱眙十载心。

车马凄凉人夜别,出门落月与横参。

过熊耳山

杀一不辜神所恫,吕母何预于樊崇。

蜂蚁无王求所止,一朝积甲齐熊耳。

两峰相向犹眈眈,千载定林余一龛。

我来扪石望荆杞,此山阅人亦多矣。

复答唐公并呈鲁直成季明略

穷邦无以餬吾口,岁岁荒山收橡斗。

商歌白石不胜寒,非为荆州三往还。

天下无人知我意,得君相合一言间。

三书丞相何烦上,再见客卿宁用赏。

愿闻关中季布名,何得此声梁楚城。

论心四子谁许我,百金一诺兹为荣。

唐公才非今世士,不见圣人见君子。

我今正似逃虚空,闻人跫然已心喜。

君不见玉川月蚀诗律难,不独虾蟆遭骂弹。

凭陵百怪付公等,青天蜀道宁容攀。

它时邹湛名亦好,常在我知因岘山。

即事

半刺还为权刺史,朝衙不坐坐铃斋。

按头通事通何事,昨夜东园芍药开。

邓御夫秀才为窟室戏题

君不学冯驩弹铗从薛公,贷钱烧券悦市佣。

又不学鲁连约矢射聊城,笑夸田单取美名。

何为空郊独坐一茅屋,深如鱼潜远蛇伏。

荒檐野蔓幽莫瞩,窥户下投如坠谷。

其外桑麻杂蔬菽,白水寒山秀川陆。

秋风萧萧吹苜蓿,晚日牛羊依雁骛。

朱书细字传老子,蠹穴蜗穿无卷轴。

我来不暇问出处,但爱君居伯夷筑。

九月九日秋气凉,芙蓉黄菊天未霜。

登高能赋岂我长,从君此庵时相羊。

不用糟丘讥腐肠,酒酣犹能歌楚狂。

我敬先生不敢量,二三子者亦自强,

洁身乱伦非所望。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

文饶论百揆,豪气阔天宇。

归来坐平泉,草木何足数。

只今和文弟,怪石几风雨。

达生要忘累,人取应我与。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

池深不可临,际水作石磴。

尘埃搅百里,得此亦差胜。

晨朝看雨坐,蛙喜律吕应。

有儿不鼓箧,共此疏懒兴。

出城三首

堆案文书无了毕,并堤船舫且萦回。

非关董役年年事,自为春郊得得来。

同鲁直文潜饮刑部杜君章家次封丘杜观仲韵

廷尉风流才绝尘,最怜高髻歌阳春。

两鬟亦解倚瑟语,催送花前红袖舞。

黄张翰墨海内名,席上生风清夏宇。

封丘自倚笔势豪,不怕当筵赋鹦鹉。

对酒含情古所怜,乐事几时如过雨。

阮公炉边不拟归,陆郎班骓无用嘶。

长灯照出帘幙外,缺月堕落藩墙西。

斗酒双鱼何足贵,李侯气许山东吏。

正须新面杂青槐,千里紫蒪江上来。

长船刻玉流霞动,快引不须帆橹送。

自作新词碧牡丹,箸击杯翻钗坠凤。

芍药佳名闻昔人,满插不辞归帽重。

倒床任作鼻鸣雷,屋上啼乌还唤梦。

页次:(40/62)
<< < 39 40 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