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2792篇诗词 ► 95条名句

祝熙载赴任东阳

东阳美山水,之子本风流。

稍去何平叔,还追沈隐侯。

清江飞晚雨,斜日半沧洲。

县道行无愧,烟萝有胜游。

过华亭

晴云嘷鹤几千只,隔水野梅三四株。欲问陆机当日宅,而今何处不荒芜。

至第四铺二首

轻舟已过第四铺,忆著阳关末尾声。

怊惆杜公行底急,白醪何处得同倾。

缑山子晋祠 天封观

车马云外来,衣沾半山雨。弭节扣真居,扪萝笑尘矩。

回溪响石丛,灵茹抽岩坞。玉槛刻年华,应无愧前古。

重过南园

谁作此园为宴喜,而今乐事已难并。

佳人去後门长锁,蔓草离离上古城。

臧子文剡县主簿

剡水无浅深,历历能见底。

潜鳞莫见窥,尘绂聊堪洗。

古木潭上阴,遗祠岩下启。

应识道傍碑,因风奠醪醴。

张斯立遂州司理

自身买马箠,为妇置幂{上四下离}。

将出咸阳门,同涉蜀道危。

畴昔未禄仕,日夕讲书诗。

不能青云高,乃作黄绶卑。

前人未遇时,往往甘栖迟。

如筑九层台,始起一板基。

虽然用功深,岁久终莫隳。

我今惜君行,无力可致之。

去勿藉芳草,世俗多夸毗。

再送蒙寺丞赴郢州

弯弓落飞鸟,少也向幽州。

来作汉官属,耻为戎国留。

身轻抛马辔,地暖厌狐裘。

惯见颜如玉,江边问莫愁。

舣舟昭亭送都官暂归钱塘

前枉大梁城,诗赋嘉入幕。

兹对昭亭山,将行还有作。

别离此与彼,终始情不薄。

我为解羁马,君乃高飞鹤。

尘蹄未能息,健翅怀栖泊。

寻巢望吴田,一傍华亭郭。

况多丹顶雏,坐看翔寥廓。

依韵和仲源独夜吟

秋鸿声涩秋弦苦,涂金博山烟夜吐。

寂历虚堂灯晕生,谁人共听西窗雨。

依韵和正仲重台梅花

芳梅何蒨蒨,素叶吐层层。

近腊寒犹劲,先春气已承。

冷香传去远,静静密还增。

有意常欺雪,无功合镂冰。

早烟笼玉暖,冻雨浴脂凝。

汉女新妆薄,燕姬瘦骨棱。

压枝唯恐折,簇萼似难胜。

神物终来护,江乡未解矜。

独奇心岂欲,寄远客何曾。

不见黄鹂度,宁防粉蝶凌。

月光临更好,溪水照偏能。

画轴开云雾,宫刀翦彩缯。

都无笔可衒,莫信巧堪凭。

丹杏尘多杂,夭桃俗所称。

故林尝渴望,大庾更愁登。

重和阳春曲,声辞猥媿仍。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

忆昔游临汝,于时太守贤。

山寻顺风处,城得豢龙迁。

民颈累累大,池荷一一圆。

周碑嗟缺矣,少室望崭然。

羸马居人後,归禽落我先。

事还如响答,老去若波旋。

赋分都应定,元功岂得偏。

不须天以问,自可鉴於前。

王粲今方乐,边韶旧好眠。

汉官聊掷彩,梵学竞通禅。

语道滔滔是,论情往往牵。

平生二三友,南睇不胜悁。

依韵和刘原甫舍人杨州五题其一时会堂二首

今年太守采茶来,骤雨千门禁火开。

一意爱君思去疾,不缘时会此中杯。

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

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湿春郊衣。

梨花半残意思少,客子渐老寻游非。

戢戢车徒九门盛,寥寥烟火万家微。

今朝甘自居穷巷,无限墦间得醉归。

依韵和王几道涂次杏花有感

马上逢丹杏,芳条拂眼过。

可怜荒径少,不道故园多。

艳萼黏红蜡,僊葩绉薄罗。

客心知易感,路远奈愁何。

页次:(137/187)
<< < 136 137 1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