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2792篇诗词 ► 95条名句

京师逢卖梅花五首

此去吾乡二千里,不看素萼两三年。

移根种子谁辛苦,上苑偷来值几钱。

李审言将归河阳值雪遗金波酒

朔吹卷天吼,远郊无鸟飞。

忽惊门户白,昨夜打窗微。

闾巷我方懒,关山君独归。

翻能寄醇酎,为此解寒威。

刘薛二君过予遇雨

猛雨迫好鸟,止我屋室隅。

是时有刘薛,亦既此焉俱。

我厩秣尔马,我厨饭尔奴。

二人乃可语,因观尔马图。

古笔得神妙,俗工非所模。

收图雨且止,鸟飞当驾驱。

李令将行返遗以茶

宏词郎,姑苏住,千千蚨母丝绳度。

谁将为寿不肯收,上马慨然如脱兔。

独持茶丳过江来,已把赠人空手去。

雨雪绥绥出楚关,我无鲁酒徒相顾。

寄宋中道

尔书我不答,尔怒从尔骂。

天马新羁时,气横未可驾。

傥我一日死,尔岂无悲咤。

唯知道义深,小失不足谢。

寄题千步院兼示諲上人

郊郭山林有美处,皆为释子所栖托。

高闲不与时俗侵,寂静岂唯鱼鸟乐。

朝望平田插稻苗,暮看西村收雨脚。

红梅篇

昨夜轻雷起风雨,芍药红牙竹栏土。

南庭梅花如杏花,东家残朱涂颊酺。

萼为裳衣蕊为组,枝为高居干为户。

蛱蝶未生蜂未来,赤身掩敛无金缕。

终然有子当助傅说羹,落亦不学飞燕皇后回风舞。

此意又笑麻姑与王母,勾引何人擗麟脯,

是非方朔谩汉武,只知此桃不知语。

树不著口数,而今言之已莫补,

放我浑丹凤皇羽。

黄驳

维舟饭孤村,隔岸见黄驳。

瘦牧正苦饥,疮鸟复下啄。

闵心无柘弹,投块徒自数。

力小不能中,汗颜惭且渥。

将离宣城寄吴正仲

吴均诗语多奇揭,苦倩鸳鸯谢明月。

昭亭川上此禽闲,为寄吴郎我西发。

西归千里浮轻舟,夜观蟾光逆水流。

水流东海月西海,各去虽殊意常在。

月偏皎皎随人行,水亦沄沄非浪改。

酒盆龙杓闲到吟,梅花重叶将谁采。

寄怀刘使君

昔我从仲父,三年在河内。

春游丹水上,花木弄粉黛。

人夸走马来,尽眼看没背。

薄暮半醉归,插花红簇队。

使君今少年,时往劝耕耒。

安行过树下,野杏正破纇。

何不学山公,酩酊还倒载。

令人知使君,心胆不琐碎。

切莫惩妇翁,慷慨临并代。

一朝由谤谪,虽去民苦爱。

实计幸不幸,岂较进与退。

因书寄此怀,绳墨老且悔。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荒台残垒旧名邦,曾说王师此受降。

西汉衣冠拜原庙,五天龙象护经窗。

蜀冈井味人犹品,隋帝宫基阙尚双。

自古兴亡不须问,风铃闲听响幡幢。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甘菊

世言此解制颓龄,便当园蔬春竞种。

到秋犹得泛其英,烂醉莫辞官有俸。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七书斋

圣贤有事业,皆在经籍中。

已爱牙作签,可轻山赐铜。

还来读诗礼,不用辨鱼虫。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

宫井蛟龙夭矫垂,晓缾初汲渴禽窥。

清泠已向金盆贮,甘滑还从玉碗知。

九酝酒醇由此得,小团茶味为留迟。

合门地脉应相似,翰苑曾邀咏昔诗。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薏苡

叶如华黍实如珠,移种官庭特匆蒨。

但蠲病渴付相如,勿恤谤言归马援。

页次:(160/187)
<< < 159 160 1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