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2792篇诗词 ► 95条名句

月晕

月晕已知风,灯花先作喜。

明日挂帆归,春湖能几里。

观何君宝画

燕马易画,吴牛难图。

马骨隐细牛骨麤,马毛厚密牛毛疏。

麤疏必辨别,细密多模胡。

乃知戴嵩笔,能出韩干徒。

干马精神在缰勒,嵩牛怒斗无牵拘。

昨日何家观小轴,绢虽破烂色不渝。

二头相触角竞掎,前脚如跪後脚舒。

尾株榻直脊膂蹙,筋力写尽蹄腕殊。

一胜一败又苦似,胜者很逐败者趋。

卷穷赤印置小字,置字乃是陶尚书。

尚书国初人,爱画收几厨。

买时不惜金与帛,帛载牛车钱载驴。

後世儿孙不能保,卖人穷市无须臾。

凡目矜新不重故,千钱酬直皆笑愚。

四牛遂为何氏有,装背入眼天下无。

坐中吾侪趣已异,又喜玄女传兵符。

此本实称阎令画,下笔简细容颜姝。

三人鬼状一牛首,八女二十美丈夫。

黄帝中间荫葩盖,霞扇错玳旌拥朱。

冠服难知岁月远,但见仪卫森清都。

复观鹿台独夫受,妲己不笑何由娱。

酒池肉林骑行炙,剖心斮胫堪悲吁。

数幅吴王宴西子,彩舟张乐当姑苏。

宫娥数百簇高下,鬒髻一一红芙蕖。

黛峰细浪得平远,前对洞庭傍太湖。

商纣夫差可垂诫,历世传翫参盘盂。

雕鹰草木不足记,特咏此事心何如。

和公仪龙图忆小鹤

闻忆华亭双鹤雏,苍毛未变顶微朱。

闲情且与稻粱饱,寄语休将鸡鹜驱。

丁令再归移岁月,王褎端为约僮奴。

主人必欲看飞舞,太液池宽肯放无。

李庭老许遗结丝勒帛

纫丝作长带,正胜茱萸纹。

冉冉仍垂绋,{左帛右炎}{左帛右炎}自有薰。

鲜华非称我。修饰未如君。

曾不日来取,贤哉知礼云。

昭亭山

曰山何必高,要在出云雨。

昭亭非峻峰,雄雄若蹲虎。

旱岁一来祠,霈然随沥酤。

有草牧尔牛,有薪资尔斧。

有溪出其阴,有潭在其坞。

兽则貛与貉,鱼则鲂舆鱮。

山雏水羽声,下上相杂伍。

呼名如谦恭,号叫若怒侮。

崖竹或节疏,岭松或腹腐。

巨蜂结层房,养子窟深土。

何事山中人,采以为市贾。

其容固已多,其忍吾未取。

太平无战阵,汉卒久生骄。

金甲不曾擐,犀弓应自调。

嗟为燎原火,终作覆巢枭。

若使威刑立,三军岂敢嚣。

送仲文

三年不出户,孝行闾井闻。

近俗遂知化,岂非由所薰。

御琴趋国门,何必长守坟。

美哉若君子,忠可移於君。

寄维阳许待制

当时永叔在杨州,中秋待月後池头。

约公准拟与我敌,是夜二雄利矛。

我时小却避其锐,风愁雨怛常娥羞。

主人持出紫石屏,上有朏魄桂树婆娑而枝虬。

作诗夸诧疑天公,爱惜光彩向此收。

四坐稽颡叹辩敏,文字响亮如清球。

更後数日我北去,相与送别城门楼。

谁知康成能饮酒,一饮三百杯不休。

鸡鸣各自便分散,山光寺侧停画舟。

我来谒公公未起,卧索大白须扶头。

而今倏忽已八载,公领府事予居忧。

欧阳始是玉堂客,批章草诏传星流。

问公可忆羊叔子,虽在军中常缓带而轻裘,

寄声千里能信不。

余姚陈寺丞

试邑来勾越,风烟复上游。

江潮自迎客,山月亦随舟。

海货通闾市,渔歌入县楼。

弦琴无外事,坐见浦帆收。

十一月十二日寒昭亭神

冷雨凝雪未成雪,潭空鱼寒归石穴。

长篙扣穴倩鲤鱼,寄信山头来奠设。

鱼传水鸟飞上山,山木槎槎乾吹咽。

旋灰起角巫鼓鸣,漆俎铜盘颤牲血。

瑟琶嘈嘈神降言,福汝佑汝无灾蘖。

西向啐饮东向回,溪心却望山崔嵬。

江南杂感

树头巧妇栖,树下秋虫织。

坏衣游子心,千里尝相忆。

荡子脚出门,便作浮萍根。

忧来凭五兆,拜树赛黄豚。

肖丞相楼

楼中九华峰,天削冰苍玉。

宾主何参差,来云自联续。

我相唐肖家,八人居宰禄。

朱阑几兴废,下视寒江曲。

吴侯来是邦,百事无窘束。

休日一登临,风月咏觞足。

安得附黄鹄,一举遗尘俗。

送杜挺之郎中知虔州

大庾岭边无腊雪,惟有梅花与明月。

月光如水来向人,太守得闲杯耳热。

吹香入酒望梁宋,正是苦寒绵可折。

亦当念君君行南,南方无冰地不裂。

此身不到五侯门,肥羔酿酒槐槽咽。

玉色少年生颊春,解笑吟肠冷如铁。

冲风冒霰入广文,老与诸生开反切。

重嗟君远隔江湖,虽得虽甘牙已缺。

官娥执乐一千指,修颈慢肌衣错缬。

定逢宾客强排娖,舞彻六幺红袖掣。

人竞羡君君愈疲,夜归坐合思予说。

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怀

白日落我前,明月随我後。

流光如有情,徘徊上高柳。

高柳对寝亭,风影乱疏牖。

我马卧其傍,我仆倦搘肘。

寂寂重门扃,独念家中妇。

乳下两小儿,夜夜啼向母。

问爷若个边,天性已见厚。

不嗟羁枕孤,不愧栖禽偶。

内有子相忆,外有月相守。

何似长征人,沙尘听刁斗。

依韵和丁元珍见寄

我从江南来,挂席江上正。

轻舟自行速,不与风力竞。

乃省少时学,强勉无佳兴。

初如弄机杼,未解布丝经。

利器昧其时,或反授人柄。

及亲贤豪游,所尚志已定。

不厌朝市喧,不须山林静。

不为煦煦妍,不为严严冰。

遇物理自畅,区处剧操令。

仍类楚野竹,忽从孤根迸。

便成翠琅玕,久与风霜硬。

虽然达吾真,谁复究毕竟。

世间忘坦途,尽欲求密径。

唒我是迂疏,宜乎今蹭蹬。

蹭蹬诚可差,所偶亦已并。

晚逢二三友,喜饮恨多病。

道路何邅回,季秋越春孟。

平生景慕者,邂逅出天幸。

接迹犹谓荣,况此声颜并。

实惭寡时用,又顾无奇行。

爱之不忍去,自旦还至暝。

在昔浊世贤,徒知清酒圣。

但用醉为娱,一老少不更。

稍思桃源人,翩尔乘渔艇。

寻花逐水往,岂念衰与盛。

歌讴非俗情,山响自答应。

以此谢君劝,微言期略听。

衮衮不足为,试共幽人评。

页次:(18/187)
<< < 17 18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