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2792篇诗词 ► 95条名句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四樵斧

适从伐枯桑,莫悟刃已缺。

蚕工向欲迫,田事不可彻。

丁丁背谷声,役役持柯热。

积薪高於山,焉用先後别。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九台笠

力田冒风雨,缉箨为台笠。

寒蓑相与用,阴野低迷入。

足屦固易濡,鬓葆何尝湿。

斯须未可去,赫日资乃急。

江邻几邀食馄饨学书谩成

老肌瘦腹喜食热,况乃十月霜侵肤。

与君共贫君饷我,吹虀不学屈大夫。

前时我脍斫赬鲤,满坐惊睨卒笑呼。

诚知举筹意浅狭,一餐岂计有与无。

咏欧阳永叔文石砚屏二首

凿山侵古云,破石见寒树。

分明秋月影,向此石上布。

中又隐孤壁,紫锦藉圆素。

山只与地灵,暗巧不欲露。

乃值人所获,裁为文室具。

独立笔砚间,莫使浮埃度。

和永叔内翰思白兔答忆鹤杂言

醉翁在东堂,为他栽桂树。

待将枝条与人折,忆著家中玉色兔。

夜看明月海上来,光彩离离入庭户。

且问常娥一借观,翁家虽有来无路。

常娥对面几万里,不声渐渐西南去。

是时翁生怀抱恶,却恨陆机先忆鹤。

致令亦念眼迷离,不似傍池能饮啄。

始忧兔饥僮失哺,又恐白毛尘土污。

仍不如鹤有浅泉,自在引吭时刷羽。

花前举翅鼓春风,只待公归向朝暮。

我闻二公趣向殊,一养月中物,

一养华亭雏。一畏奔海窟,

一畏巢松株。我虽老矣无物惑,

欲去东家看舞姝。

献甫过

几树桃花夹竹开,阮家闾巷长春苔。

启扉索马送客出,忽觉青红入眼来。

依韵和李察推留别

我学犹肥腱,一食辄易厌。

君何以名虚,每来车马淹。

经术素所浅,道义安得渐。

独有寒苦吟,可与前古兼。

今者抱悲哀,憔悴居穷阎。

愁鸣无好音,亟别空顾瞻。

诗言留彼美,欲和惭无盐。

短兵当长戈,焉得不尽歼。

又如握枯蒿,逆风乘烈炎。

膏肓靡自疗,谁复望针砭。

和李廷老三月十四日

三月日几望,士游溱水阳。

溱流已涣涣,有美此翱翔。

偶来适此愿,月色同满床。

士曰陟少室,女曰归大梁。

及晨各异役,悲喜竟回肠。

芍药有遗风,赠好期不忘。

固匪子能逮,是焉继新章。

寄潘歙州伯恭

我贫性爱酒,有酒无钱沽。

新安走牙兵,六月至我庐。

手中持尺题,肩上担瓦壶。

高山度青天,救此愁肠枯。

开之聊倾樽,渴肺如浇酥。

醉来欲学李白骑鲸鱼,又思阮籍跨蹇驴。

上溪无健鳞,下岭无壮驹,

忆君南望空长吁。

俨上人粹隐堂

十年不出户,世事皆划锄。

时无车马游,焚香坐读书。

有堂曰粹隐,惟见安且舒。

心远迹非远,岁月速轮舆。

寓目暂为实,过者即为虚。

譬若开是室,终日於此居。

欲问昨日事,已觉今日疏。

明朝却视今,复与前何如。

聊悟此中乐,犹观濠上鱼。

依韵和吴正仲赤目见寄

寻常不病眼,青白看人多。

暂见朱成碧,难逢扁与和。

金篦旧说在,诃子古方磨。

我自苦风痹,思君那得过。

朝二首

木锁初开水上城,竹篱深闭日光生。

青苔井畔雀儿斗,乌臼树头鸦舅鸣。

世事但知开口笑,俗情休要著心行。

是非不道任挑挞,唯忆当时阮步兵。

送刘比部

青山夜来雨,溪水已潺湲。

侵晓桂旗动,伤离苹渚前。

百壶临祖道,两桨破春烟。

旧业西河上,归心向日边。

送晁质夫太丞知深州

芜蒌问古亭,春入饶阳城。

豆粥君王远,壶浆刺史迎。

地凉宜牧马,塞近惯调兵。

为寄井泉石,老来思目明。

送陈仲容寺丞知冤句

忆昨宿兰省,每倦喜君谈。

月色夜正寒,举杯无再三。

既出罕相遇,必谓跨归骖。

忽来冒炎暑,别我为子男。

冤句隶济阴,桑柘宜农蚕。

应如袭祖德,遗道使之惭。

初闻不择邑,公秫岂所贪。

但能亦种柳,五株垂毵毵。

板舆与东征,足以奉旨甘。

页次:(89/187)
<< < 88 89 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