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 450篇诗词 ► 14条名句

蝶恋花

满路梅英飞雪粉。临水人家,先得春光嫩。楼底杏花楼外影。墙东柳线墙西恨。

撷翠揉红何处问。暖入眉峰,已作伤春困。归路月痕弯一寸。芳心只为东风损。

菩萨蛮(回文)

暑庭消尽风鸣树。树鸣风尽消庭暑。横枕一声莺。莺声一枕横。

扇纨低粉面。面粉低纨扇。凉月淡侵床。床侵淡月凉。

桃源忆故人

粉霜拂拂凝香砌。酝酿梅花天气。月上小窗如水。冷浸人无寐。

平生可惯闲憔悴。担负新愁不起。消遗夜长无计。只倚熏香睡。

西江月

□□□□□□,□□□□□□。□□□□□□□。□□□□□□。

汲井漫随兰炷,心情半怯罗衣。粉香消尽无人觑,只门外、子规啼。

浣溪沙

翠葆扶疏傍药阑。乱红飘洒满书单。清明时节又看看。

小雨勒成春尾恨,东风偏作夜来寒。琴心老尽不须弹。

清平乐·秋香谁买

秋香谁买。散入琉璃界。

点缀小红全不碍。还却铅华余债。

夜来月底相期。一枝未觉香迟。

恰似青绫帐底,绛罗初试裙儿。

蝶恋花·画阁红炉屏四向

画阁红炉屏四向。梅拥寒香,次第侵帷帐。烛影半低花影幌。修眉正在花枝傍。殢粉偎香羞一饷。未识春风,已觉春情荡。醉里不知霜月上。归来已踏梅花浪。

南乡子

几日诉离尊。歌尽阳关不忍分。此度天涯真个去,销魂。相送黄花落叶村。

斜日又黄昏。萧寺无人半掩门。今夜粉香明月泪,休论。只要罗巾记旧痕。

菩萨蛮

小窗荫绿清无暑。篆香终日萦兰炷。冰簟涨寒涛。清风一枕高。

有人团扇却。门掩庭花落。少待月侵床。教他魂梦凉。

菩萨蛮

客窗曾剪灯花弄。谁教来去如春梦。冷落旧梅台。小桃相次开。

人间春易老。只有山中好。闲却槿花篱。莫教溪外知。

满江红(忆别)

门掩垂杨,宝香度、翠帘重叠。春寒在,罗衣初试,素肌犹怯。薄霭笼花天欲暮,小风送角声初咽。但独褰、幽幌悄无言,伤初别。

衣上雨,眉间月。滴不尽,颦空切。羡栖梁归燕,入帘双蝶。愁绪多於花絮乱,柔肠过丁香结。问甚时、重理锦囊书,从头说。

雨中花令

旧日爱花心未了。紧消得、花时一笑。几日春寒,连宵雨闷,不道幽欢少。

记得去年深院悄。□梁畔,一枝香袅说与西楼,后来明月,莫把菱花照。

霜天晓角

几夜锁窗揭。素蟾光似雪。恰恨照人_枕,纱厨爽、簟纹滑。

迤逦篆香簟。好坏谁共说。若是知人风味,来分取、半床月。

菩萨蛮

浅寒带暝和烟下。轻阴挟雨随风洒。翠幕护重帘。篆香销半奁。

平生风雨夜。怕近芭蕉下。今夕定愁多。萧萧声奈何。

蝶恋花·日下船篷人未起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页次:(24/30)
<< < 23 24 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