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332篇诗词

岁暮感怀四首 其二

移家东海上,汩没度危时。草市腥江鲍,居民杂岛夷。

衣冠随俗变,姓字畏人知。保己无深计,翻言命可疑。

次大牢山下

草树丛祠古,波涛仙掌清。

钟声千里阔,帆影一舟横。

茅屋边山戍,泥墙傍海城。

中原风景异,到此暗伤情。

怀宋庸庵

《麦秀》歌残已白头,逢人犹是说东周。

风尘澒洞遗黎老,草木凋伤故国秋。

祖逖念时空击楫,仲宣多难但登楼。

何当去逐骑麟客,被发同为汗漫游。

胡仲厚为余写陋容诗以谢之

世间谁是丹青手,神妙如君不多有。一朝来访逆旅中,戏捉霜毫貌余丑。

人生落地无常身,红颜几日白头新。况当万死干戈际,岂有丰神堪写真。

胡君胡君眼如电,席上乍窥如惯见。三毛既已发天机,五采亦复开生面。

试拂鸾台青镜铜,时时鉴我忧世容。双眉交攒两肩耸,政与此图标格同。

闻说朝家画麟阁,袖公鄂公无处著。不从当代写英雄,却向穷涂绘老翁。

老翁丑状固无比,一种孤高差足喜。里巷从今诧许仙,慎勿取钱盈二千。

忆汪遁斋二首 其一

四明羁客近如何,别去今才一月过。记得小斋多野色,豆花阴里唱离歌。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九

栖栖徒旅中,美酒不常得。偶得弗为饮,人将嘲我惑。

天运恒往还,人道有通塞。伊洛与瀍涧,几度吊亡国。

酒至且尽觞,馀事付默默。

雨后泊秀州城下忆僚友作

晨风变淑景,春霞启阴期。云根结翳翳,雨足散垂垂。

鄙人独言迈,去棹不得维。路无行轮声,岸有荒楚滋。

暮抵秀城下,夜泊河水湄。游鱼返深渚,啼鹃起重基。

客涂玩物理,宁不恋所思。

自述(二首)

事业此生休,遑遑今白头。

一年看又尽,数口转多忧。

跻忆山公骑,寒悲季子裘。

妻儿重相见,说着也堪羞。¤

对雨金达可送酒至

星缠离夜月,桂渚发朝雷。族云起泉室,零雨下阳台。

飘檐方似雾,集地复如埃。空濛迷野鹜,沾洒滑阶苔。

旅人乏愉悦,孤馆独徘徊。久缺清酤至,忽值白衣来。

岂不欲为酌,因君停玉杯。

寄胡仲孚

客里游从近十年,一时朋旧羡君贤。学通上古长桑术,道悟《南华》散栎篇。

交久直看书似笋,爱深时借笔如椽。白头归倚西风立,一度相思一惘然。

和沈休文双溪八咏 其五

夕行闻夜鹤,鹤鸣向天池。奇声傅月迥,清思逐风悲。

寥寥度霄汉,噭噭伤别离。华亭侣既失,卫轩宠亦衰。

卫轩非我顾,华亭尚余思。蟋蟀悟寒候,商羊识阴期。

不有慕类心,此情那得知。

寄骆以大

先生节操古人同,每叹清时老不逢。东海眼穿华表鹤,西风泪尽鼎湖龙。

家贫已觉交游少,地僻应忘礼数慵。独有风尘老羁客,时时杖履许相从。

客中写怀六首 其四 思弟

将老计转拙,故里不得安。兄弟各东西,何用保馀年。

前时吴山上,与汝酌东轩。已知是久别,杯行泪如泉。

征夫怀往路,居士恋故山。音容从此隔,望望两心酸。

去冬得汝书,知汝病未痊。道远不能顾,掩书一长叹。

迩来频梦汝,喜汝无病颜。生死方未知,谁能诘其端。

自嗟农家子,止合老田园。才疏学更误,遂为尘网缠。

晚节益零落,何日得归旋?仰视云边雁,群飞必相连。

徘徊失所从,怆然摧心肝。

和陶渊明杂诗 其四

我无猛烈心,出处每犹豫。或同燕雀栖,或逐枭鸾翥。

向焉固非就,今者孰为去。去就本一途,何用独多虑。

但虑末代下,事事古不如。从今便束装,移入醉乡住。

醉乡固云乐,犹是生灭处。何当乘物化,无喜亦无惧。

咏怀

自昔操觚逐缙绅,也曾白眼看时人。年来点检平生事,海角天涯一老身。

页次:(14/23)
<< < 13 14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