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 1470篇诗词 ► 12条名句

长至日与诸公集翠林寺晚过香雪庵分赋

沉沉钟鼓动微阳,山寺逢君即故乡。未满百年常苦短,才添一线便为长。

林间留客环深翠,雪里寻僧得妙香。何用吹灰发天籁,笛中无孔有宫商。

张子白休官却寄 其三

峡山兀兀水深深,识得斯人去住心。罗雀门如僧舍冷,归猿洞接野棠阴。

直躬累俗怜同病,携手何年共入林。我解行缠君解印,虎溪明月待相寻。

寓龙池庵日显师以风雅相质赠此以广其志

读书万卷无一得,寻行数墨知何益。丈夫耻做文字禅,怕与时人号诗伯。

不见黄梅舂米卢,胸中一字全不识。腰间石烂骨皮穿,倩人夜半书廊壁。

祖翁田地坦坦平,儿孙莫更栽荆棘。我在罗浮古洞来,蒲团坐老青山色。

焚尽诗书始出门,门前大道如弦直。南行取路过龙池,龙池之水清且碧。

春风菡萏次第花,赤梢鲤鱼长八尺。眼中明月夺鲸鲵,夜光照见池头客。

相逢知我老诗僧,舍却摩尼问沙砾。笑倾栲栳掷还君,莫昧圆明缀衣祴。

捩转前车戒后车,少壮及时须努力。扑破奚囊未了绿,斩断葛藤千七百。

老僧拭目池上看,雨似盘倾雷霹雳。金鳞透网出重关,方笑蠹鱼心眼窄。

答梁南樵过寺见赠韵二首 其一

一帆春雨一篙烟,门外何人泊画船。得句吟来欢喜地,随风飞上净居天。

颠张狂李非关酒,瘦贾寒郊总是禅。江北江南无可问,待君携手问南泉。

元旦有怀姚明府时略地海上 其四

日射彤云接舳舻,摄提初转靖萑苻。定随飞舄朝双阙,岂效扁舟泛五湖。

两岸新畬催布谷,隔江春鸟唤提壶。几年官舍清如水,似此元朝不可无。

初春姚明府见过即事六首 其四

野寺山厨供,煎茶折露葵。清风生两腋,迂论解双颐。

晚食君应饱,大烹吾岂知。莫嫌如水澹,冰檗恰相宜。

隐泉诗院杂咏和马专城韵八首 其四 自适轩

碧城云物赤城霞,姑射仙人拥绛纱。适情不独河阳宰,细柳营中亦种花。

仙牛岭阻雪即事 其三

冻压茅檐户不开,閒云野鹤心悠哉。凭谁报语家山道,雪岭淹留人未回。

送圆音禅友主席丹霞 其六

凭君寄语海山樵,咫尺丹梯路未遥。独立孤峰人已老,秋风迟我过虹桥。

挽硕堂老人十章历序平生相遇之缘 其七

不住深山住破庵,风波咫尺阴鹅潭。迷津欲渡无舟楫,几度缄书问指南。

中宿归舟赋得落日放船好和张子白韵 其十三

落日放船好,蹉跎计未成。独怜归鸿晚,遥听乱鸦惊。

戍柝萦诗思,江声入旅情。明明天上月,多半照浮生。

赠岑金纪 其二

壮志销磨春复春,雄冠抛却返儒巾。谁知绛帐谈经者,还是当年借箸人。

送刘块然还里 其二

非儒非佛亦非仙,酒后狂歌饭后禅。大地一锥无卓处,自携孤影向临川。

池中假山

不数昆明汉武功,和盘托出蕊珠宫。蕉声澈底添新溜,草色连天接远空。

锦石雨花深浅见,蓬山水墨有无中。何人折苇浮杯去,稳坐渔矶下钓筒。

种梅 其三

门心俱似水,到处即罗浮。侧径堪旋马,新阴未蔽牛。

江城吹■篥,山月照襟裯。莫怪参横候,花前忆故丘。

页次:(34/98)
<< < 33 34 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