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 1470篇诗词 ► 12条名句

挽黔阳吴芥舟明府 其四

薏珠不免局中疑,棠树长留去后思。公论在人君信否,请看三楚有丰碑。

题海潮寺壁

莫道争名但市城,名山亦复有人争。须知海印潮音外,别有孤峰逼太清。

华亭船子颂

雨笠风蓑任陆沉,呈桡舞■为知音。金鳞曳断竿头线,明月芦花何处寻。

舟中寄同学诸子

为语操舟者,中流好着篙。微风生浦溆,一水尽波涛。

彼岸渺无际,予心郁以陶。何时群动息,轻棹过江皋。

雪中杂咏六首 其六 积雪

千山迟解冻,三月不知春。谁信看花候,还来送炭人。

冰壶藏白发,火宅笑红尘。褦襶门前客,无劳剥啄频。

种梅 其十

本来同木石,天性足烟岚。老大惟留骨,扶疏自向南。

世人胥病渴,吾道莫空谈。何日提筐去,归山掩破庵。

飞云绝顶鸡鸣见日歌

人间昼短苦夜长,三竿日出方下床。此间昼长嫌夜短,半夜鸡声昏晓判。

问君长短胡不齐,却缘见地分高低。赤鸟初生顾兔死,觉者自觉迷自迷。

呜呼,安得石榻千万亿,纵横胪列飞云西。登峰到顶须我友,同来高枕闻天鸡。

番禺东官临高长宁四明府见过即事

久抛绳检事渔竿,病骨谁怜磬折难。按定古方医痼疾,高抬时价卖心肝。

门维官舫惊鸥梦,诗括奚囊驻马鞍。就索残书消永日,清风吹起蠹鱼乾。

丹霞十二绝 其三 海山门

天空云海捲松涛,独往不知山路高。百尺竿头谁进步,一门深入属吾曹。

腰石

微时故剑不妨求,出匣犹存旧蒯缑。莫与铅刀同钝置,当年凭尔觅封侯。

白沙先生梦长髯道士手挈一囊贮罗浮山遗之纪之以诗黄子汉人奇其事继以长歌予见而复奇之赋此以广其志

道学先生生妄想,默与飞云互来往。识神打破无极圈,钻入枕头呈伎俩。

长髯道士白沙翁,一主一宾非有两。函盖乾坤括作囊,大地名山失高广。

四百馀峰掌握间,袖中出入供幽赏。入囊见山出见囊,握手作拳拳作掌。

卷舒由我更由谁,授受分明如影响。恍兮惚其中有物,惚兮恍其中无象。

日轮飞出海门东,天鸡啼破妄中妄。何如芥子纳须弥,留与虚空为榜样。

宿龙井庵与博峰师夜话师欲留予住弥勒阁

难得高僧对茗谈,石林不惜此重探。火分破灶烟犹湿,泉入斋厨味转甘。

到处泥牛随分纳,他年木佛许同参。夜堂莫讶无言说,月满长空水满潭。

送张子白明府归里

长安贵人骑大马,清远清官归邺下。水陆销支买鹤钱,糇粮罄尽修琴价。

奚囊转重宦囊轻,手版长抛歌板罢。周行如砥直如弦,一路吟诗到家舍。

道旁送者谁与谁,白发山人来劝驾。君不见绥山李雪樵,解印归田事耕稼。

又不见番禺姚令公,计拙心劳快休假。同声相应好相求,同病相怜不相借。

寂寞东林旧主宾,惆怅莲花自开谢。有缘聚似露珠团,无缘散若瓶水泻。

清风留作岭头春,棠阴蔽芾无冬夏。野老空馀去后思,古道至今成话把。

归去来,归去来,天路仔肩猛然卸。濯足临清漳,振衣登太华。

名山有约待同游,向平未老须婚嫁。不用重寻忼慨歌,廉吏不可为而可为也。

初入罗浮寄呈石洞本师

万事皆休岂复疑,美中不足但违师。眼前耕凿无关道,心在耰锄渐废诗。

坐对潺湲通语默,历穷岑巘得平夷。主人欲问罗浮事,荆棘当门花满篱。

将之铁城舟次平山宿简岐山斋与谢散木话别

无端来就草堂眠,有约维舟柳渡边。行脚但知从此去,芒鞋休问几时穿。

一围暑气难侵夜,半晕寒光亦满天。莫漫灯前动离思,南来原是旧山川。

页次:(45/98)
<< < 44 45 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