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 1470篇诗词 ► 12条名句

山居杂咏 其十九 采蕨

晨出采薇蕨,暮归逢隐沦。殷勤频借问,夷叔是何人。

粳米卢州饭,迷阳大地春。我心无不可,饱食报能仁。

借园杂咏 其二十 经行

闭门事行脚,当下息奔波。一日能千里,诸方如我何。

跛牂誇迅疾,夸父逊蹉跎。三匝清池去,香风吹芰荷。

别钱塘姚洎韬

山僧欲向钱塘去,逢人便问钱塘路。识得钱塘一个人,此心光向钱塘住。

钱塘人物能几何,红尘队里肩相摩。尘中得有姚公子,一麟已足何须多。

公子今年二十九,身长七尺才八斗。新诗出箧珠玉光,挥毫落纸龙蛇走。

曾从定远事戎轩,斑衣万里奉晨昏。华顶莲花见开阖,蚕丛鸟道曾攀援。

将星一夜骑箕去,凄断天风下高树。悲歌惊起广陵涛,壮心留得西征赋。

漫携书剑下江南,殊方何地可臂骖。细柳将军新虎帐,东林野老破茅庵。

行彳亍,路多岐,欲去未去心先疑。殷勤借问姚公子,前途夷险谁知之。

姚君大笑向予说,大道条条直如发。老僧能去复能来,到处名山长薇蕨。

师行秋正深,来春我当发。两人相遇莫相期,夜夜长天共明月。

寓鼎湖李天章过访拉游飞水潭试茗分赋因寄信安冯尔公广文

榕堂旧别忆何年,忽漫相逢古寺边。白首不堪同草木,青云还许到林泉。

茶香静发烟霞气,诗句平分水石缘。为报郡斋冯外史,隔江招手有枯禅。

送伍秋农下山

出家不舍田与里,住山不别城与市。长斋不断酒与荤,参禅不离妻与子。

声闻现作居士身,青莲花发红尘里。双林傅老襄州庞,眼中之人谁得似。

伟哉伍君非等閒,须髯苍苍修且美。手抱无弦入鼎湖,志在高山与流水。

閒房借得木人居,僧来便问无生旨。我亦山中躲懒人,相逢大笑无彼此。

团圞一日当三生,回首门闾频陟屺。乘兴能来乘兴归,怅别松閒书片纸。

雨过西江水急流,指点归程无几几。朝辞高峡暮汾江,一路山光伴行李。

同舟况有罗戒轩,正好从容谈性理。还家倘遇旧同游,为我将心报知己。

别来饭食不如前,菜根打落当门齿。

蘡薁花

播种中秋,看花上巳。绿叶丹葩,孤标独异。

天然和尚七十颂

拙哉大挠作甲子,不识太初与无始。却教三万六千日,忙杀山僧希作佛。

岂知贤圣中所存,一朝坐老天地根。七十年前无此人,众人道假我道真。

七十年后称寿者,众人道真我道假。真假两不知,请问天人师。

今夕雷峰好轮月,不异匡庐夜静时。

送陈讱庵还长沙

宽行毛孔中,猛然发长笑。土旷人亦稀,知音一何少。

客从长沙来,此意独了了。结发读楞严,师心穷要妙。

相逢选佛场,心大志不小。自恨出家迟,苦被红尘扰。

期我五年来,寻师入丹峤。行矣勿复云,前期尚绵邈。

一息不相知,五年非所晓。客去掩荆扉,空林见归鸟。

泊汾水闻琵琶社题 其三

不知弹者为谁弹,一曲嘈嘈十指寒。唤起同舟听胡语,前程多恐是桑乾。

读宋史偶笔 其二

不昧禅心昧佛心,赐名惭愧比商霖。分明慧月当空照,影入泥涂何处寻。

题画 其五 莲花

日永朱明见物华,清池红藕正开花。荷衣恰称骚人服,翠盖亭亭罥紫霞。

泽萌和尚归自栖贤主海云席赠此 其六

旧游人境两茫茫,临老重来礼法王。觌面更无差别见,鬓边惟觉有微霜。

丹霞十二绝 其八 雾隐岩

一半蹲鸱出懒残,炉头珍重许分餐。榻边恰好容高卧,莫作南山泽豹看。

与同舟诸师沿流选石口占

选佛须有缘,选官须有钱。选石两不取,吾心贵自然。

宝环

从来吾道有循环,留与儿孙著眼看。觌面相呈衣线事,当中圆月照心寒。

页次:(57/98)
<< < 56 57 58 > >>